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神道

秦桑做了個決定。

聽起來,這麼做,他也無法體悟殺道了。

不過,以秦桑對《紫微劍經》的理解,紫微帝尊修行之時,很可能有一個收劍入鞘的過程,試圖壓制自己殺意,直至找到自己的道。

而秦桑從未有過收劍入鞘的想法。

世間大道,有陰必有陽,陽極生陰、陰極生陽,萬事萬物莫不如此,說不定他能夠從中參悟出什麼呢。

既然是遊歷,體悟種種心境,也是應有之意。

秦桑再次體會到了煉虛期的好處,悠久的壽元,三千年一次的天劫,有更長的時間去悟道、尋道。

小五對秦桑一直是言聽計從,毫不猶豫,點頭輕嗯。

“那有什麼意思!”朱雀不滿地嘟囔,“不殺人怎麼懲治惡人,還叫什麼替天行道!”

“有人誤入歧途,有人一時行差踏錯,皆可救。那些十惡不赦之徒,城隍廟不是有罰惡司嗎?”

秦桑一笑,翻身上馬,輕抖韁繩,如凡間道士,縱馬馳騁。

雒侯的速度僅比凡馬稍快,不過任何障礙都阻止不了她,沿著河岸奔馳。

秦桑為村民畫了幅柳神像,又被留下吃席,出發時已近黃昏。

未到北廓縣城,便已天昏地暗,殘月高掛。

月光撒在河面上,樹影張牙舞爪如水鬼。

‘呼呼呼……’

河面忽然風起,一股陰風迎面吹來,給這個夜晚又添了幾分陰森之感。

陰風來處,淡淡的水霧在河堤瀰漫,水霧裡隱隱綽綽有兩個人影。

兩人身影飄忽,腳不沾地。

不過,看他們的打扮,都穿著整齊的黑色衣袍、高冠,腰間懸刀,面目威嚴,身上有一層淡淡的奇異靈光,絕非孤魂野鬼。

衣袍的背後,書有一個‘北’字。

他們御風疾行,聽到前方急促的馬蹄聲,飛到高處張目望去,便見一道人騎馬夜奔。

雖然古怪,倒也沒發現道士有什麼特別之處。

他們並未現身,繼續前行,正要擦肩而過之時,那道士卻陡然停了下來,眼睛分明在看他們。

“能看到我們?”

二人下意識握緊刀柄。

秦桑翻身下馬,拱了拱手:“二位可是北廓縣的陰差?貧道法號清風。”

“正是!見過清風道長,”兩陰差猜出秦桑乃是修行之人,且修為遠超他們,齊齊還禮。

“看二位的方向,應是為查探蝗災而來吧?怎的來得如此之晚?”

西五村的村民入城討活計,稱職的城隍立刻就能察知風聲。

過去四天才派來陰差,若非柳神阻擋蝗群,不知多少莊稼要被吃空了。

被當面指斥,陰差強忍著沒有發作:“城中另有要事,諸位大人分身乏術,今日方知蝗災傳聞,立刻遣我等前去查看。若是尋常蝗災,是為天道,不必干涉,若有妖邪作亂,當誅除之!”

秦桑點頭,“確有妖蝗作亂,不過已被驅往深山,並未傷及百姓。”

兩陰差對視一眼,神色緩和下來,拱手道:“多謝道長出手,驅趕妖邪,省了我們一樁麻煩。”

“非也,並非貧道出手。”

秦桑搖頭,將原委告知,包括柳妖討封之事。

“這……”

陰差遲疑道,“此等敕封大事,我等不敢作主,還望道長隨我們去一趟縣城,請示上官。”

秦桑自無不可,示意陰差帶路。

一名陰差對同伴耳語了幾句,化作一團陰風,先行入城報信,餘下的陰差帶著秦桑不疾不徐趕路。

他們的速度也不慢,很快看到遠方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陰影,正是城池的輪廓。

入夜不久,城內燈火通明。

一側城門緊挨著碼頭,大河兩岸屋舍儼然,人聲鼎沸,自發形成了小鎮。

秦桑看到了一艘熟悉的船,陳伢兒正在船頭燒柴做飯,他送的撥浪鼓還在小五手裡。

與此同時,秦桑也注意到,城門前站著一個身穿錦繡官服之人,氣勢不凡,一排陰差列在他身後。

未到宵禁時候,城門前人群來來往往,卻沒有人能夠看到他。

“是城隍大人!”

帶路的陰差低呼一聲,沒想到城隍大人會親自出城相迎。

青馬一躍,跨過河面,穩穩落在城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