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177章 北上勤王

 阿濟格率領著十萬大軍,對外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地殺向了大明北方邊境。

 大明的北方邊境一時間是狼煙滾滾,大明的朝堂上下是驚愕異常,崇禎皇帝驚慌失措之下命令以高起潛為首的太監團隊,再次下放到各支隊伍中充當監軍。為了完成堵御清國大軍的目標,大明朝廷嚴令各處邊界嚴守本境,嚴禁出城、出關浪戰,如果喪失駐守地則嚴懲不貸。

 這樣的命令一下達,清軍搶劫完了會主動撤湍,就讓他搶劫好了,自己只要守好城池就好。至於城郊或者鄉村的百姓,那就讓他們嚴守本境就好,至於老百姓的死活,反正不關自己的事。

 這樣的想法是普遍存在的,加上以範永鬥為首的晉商在刻意渲染“滿洲不滿萬,滿萬不可當的恐怖傳,使得大明朝廷上下更加的慌亂,應對不及時並且昏招頻出,這就苦了北直隸的老百姓了。

 崇禎九年六月二十五日,阿濟格將徵明大軍兵分三路,自己率領主力從長城獨石口破關進入大明境內,然後從鵰鶚堡進入長安嶺,揚古利負責右翼進攻大同、宣府一帶,阿巴泰負責左翼,進攻密雲一帶。

 此後八,阿濟格率軍與數萬明軍進行了七次會戰,明軍七戰七敗,被俘一萬三千餘人,可謂損失慘重。阿濟格不愧是一員超級猛將,待阿巴泰和揚古利兩路人馬彙集於順府延慶境以後,派出精銳騎兵,襲取了居庸關和昌平兩處戰略要地,昌平總兵巢丕昌主動向阿濟格屈膝投降。

 巢丕昌是大明有史以來主動投降的第一位總兵官,可謂影響深遠。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認賊作父,昌平境內的守陵軍約千人(已經查詢不到將領是何人)還是選擇了奮起反抗,但是最終寡不敵眾,全員陣亡。

 阿巴泰一氣之下,下令將所有的守陵將士的頭顱全部砍下,堆成京觀,並且下令將大明的德陵直接放火焚燬。瀰漫的黑煙甚至飄到百里開外。

 清軍的野蠻程度可見一斑。

 阿巴泰和揚古利的進展都非常順利,有鑑於此,阿濟格原想一鼓作氣進攻大明京城,但是被揚古利和阿巴泰的勸阻,清軍還是堅決執行了皇太極的計策在京城周圍不斷劫掠,消耗明軍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