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宋 作品

第二百七十二章文德議事

  “卿但說無妨。”

  姓範的繼續說道:“歷朝歷代閩越都是蠻荒之地,地廣人稀,特產還算豐沛故然百姓還算安生,可是自大宋立國之後,福建承幾百年太平盛世人口早已滋生迅長,人一多不軌者自然也多,出現逆賊不足為奇!”

  趙禎聽得頻頻點頭,剛剛這個小校理出言犯了天顏他不以為意,聽了他說的道理顯是頗為贊同。

  “平日丁相主意最多,今日怎麼一聲不吭?”

  站在人群最前面的幾個老頭中的一個,突然乾咳了一聲,聲音略帶嘶啞地說道:“老臣近日偶得風寒身體欠佳,思緒不清,不過既然聖上發問,臣斗膽直言,泉州知府趙惟憲趙王爺素有賢名,體恤黎民,百姓也以他仁慈而廣為流傳。但怎會一到泉州便多生事端,催朝庭增兵剿寇,依臣所見,此事恐怕。。”話還沒說完便大聲開始咳了起來,咳得臉都白了。

  “來人!扶丁相去太醫院診制,朝庭肱骨不容有失!”

  他旁邊的楊崇勳看了眼白都快翻出來了,這老狐狸太能演戲了,話說一半大家一聽就知道他在含沙射影,影射趙惟憲心懷不軌,但是他又不直說,讓聖上自己去猜,自己是老油條,他就是老妖精了。

  說者有心,聽者就更有心了,趙禎聽丁謂一說身子不經意地觸動了一下!丁謂說的可謂字字誅心,但是確是在情在理,難道。。

  “老臣也贊同丁副相的說法,此事恐怕動機不純。”說話的是一個老頭子,已經從相位上退下來的前同平章事王欽若,現在掛著一個刑部尚書的虛銜。

  王欽若沒幾天就要致仕告老還鄉去了,他與丁謂官聲同樣不佳,不過政治眼光毒辣,意見不可不聽。

  “微臣不贊同丁相王尚書的看法!”姓範的校理平地裡又站出高聲一呼,眾人皆驚訝他的膽色,丁謂現在是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他一個屁都不是小官敢跟丁謂對著幹,這不是有聖上撐腰那是什麼?

  文德殿裡明顯分成了兩派,少壯派和樞密院的擰成一股主張馳援泉州,說是這樣,實則這幫人見風使舵,已經在投機站隊。另一派剛以丁謂王欽若老和派為主,則認為此事應先細細察探,諒興化區區幾個賊寇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不需操之過急。兩撥人誰也不服誰,爭得面紅耳赤,唯一一個沒有說話的,也是地位最尊崇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宋的宰相呂夷簡。

  朝堂之上皇帝最頭疼的就是群臣諜諜不休地爭吵,定力不夠道行不夠的君主完全沒辦法拿主意,因為每個大臣說出的決定都有一定理由,還能說得頭頭是道,採信誰的全憑帝王的水平。

  趙禎擺擺手,群臣不敢造次,文德殿裡的聲音終於安靜了下來,“呂相?”

  呂夷簡沒有遲疑,道:“趙王爺忠於先祖,定是忠心無二。”呂夷簡一錘定音相當於是給這件事定性了,不關趙惟憲的事,只是小老百姓造反。放眼整個朝庭,除了趙禎自己,也沒人敢這樣說話了。

  “福建與汴京相距甚遠,中央禁軍又多在西北,此時發兵固然多費時日,閩中地偏人稀,相信反民數量不會多,泉州又是東南要衝,不可有失,可命福建各州府嚴防死守,調福州蕃兵以解近火,泉州之兵不可輕動,否則泉州有失,星星之火也能燎原。反民之反必有原由,凡事不可輕用兵戈,攻心為上。”

  趙禎聽了,語氣恭敬地問了問龍椅之後一簾珠幕背後之人,只聽珠簾後傳出一個女聲:“就依呂相之言行事!”
壹趣文學為你提供最快的林藝娘梁川更新,第二百七十二章文德議事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