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宋 作品

第五百四十五章文人軼事

  梁川看見了范仲淹的神情,這才突覺自己太失態了,收斂起自己的表情,挺了挺胸,一本正經地站在丁謂後面。

  像丁謂這樣的人,與他不對路的就是竭盡全力地打擊,否則將來一旦得勢就是自己的敵人,放虎歸山不是他的作風,但求扼殺在搖藍當中。

  席間不知是誰突然起興,帶了一個頭道:“咱們何不寫些詩詞助助興致?”

  以文相贈可以流傳千古,要是送些金銀程儀就是顯得有些俗套了。壹趣妏斆

  文人墨客聚到一起最喜歡的就是擺弄一些詩詞,互相之間既有以文寄情的用,又不會落了俗套,說白了就是互相吹捧,吹得好了就是李白那樣不及汪倫贈我情一樣的千古佳句。

  “是啊是啊,呂大人詩集無數才高八斗我等皆是晚輩,臨行前再仰呂大人日月光輝,是我等晚輩的榮幸!”

  眾人推舉著呂夷簡,呂夷簡在盛情拳拳之下也不好推脫,便說道:“那我便來首七言。”

  呂夷簡站了起來,在正堂裡走了一圈,走到院子口,看院中含苞的秋菊,嘆了一口氣,有感而發,轉身朗聲道:“草怨王孫取次生,自恨捲簾人已老。人歸北闕知何日,菊映東籬似去年!”

  印象裡宋朝主流都是以詞為主,可是詩的難道不比作詞低,而且用詩文來表明心意,更比詞有渲染力。

  在座的人大部分都是通過科舉走上仕途的,在文化程度上不知道能甩梁川幾條街,梁川最多隻是參加了公務員考試,撐死了是個秀才的水平,跟在座的各位殿試大佬比,簡直是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了。

  呂夷簡果然才華斐然,走了幾步路一首詩就了來了,曹植再世也不遑多讓。

  “好!”滿堂爆發了一陣強烈的喝彩之聲,菊似去年人卻一年不如一年,今年甚至須得告老了,哀傷之情躍然於紙上。

  “讓諸位見笑了!”

  呂夷簡心雖如詩中所言有萬千感慨不捨之情,可是一詩以寄言,再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天要下雨孃要嫁人,以後就是你們的天下了,再賴著不走就要惹人嫌了。

  “晏大夫也在,晏大夫何不也作詞一首,讓我等開開眼界!”

  眾人將目光投向第二桌一位年紀稍長的大臣身上,梁川順著目光看了過去,晏大夫?宋朝姓晏的名人可不多,他記得仁宗朝就有一位姓晏的大名人,而且同樣也是課本上能認識的大名人!

  ‘晏大夫’站起來朝諸人行了一個禮道:“現在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江人代有才人出,晏某一介老頑固只曉得做些風花雪月的小詞令,在呂大人面前不敢狂悖。”

  他頓了一頓道:“況且今天歐陽永叔也在場,他的文章詩詞更在我之上,我實在汗顏愧不如人,如若只論才情,各位大可以讓歐陽永叔為呂大人作一別賦!”

  天啊,今天自己是走了什麼大運,來了一位范文正公,然後可能是晏殊還是晏幾道兩人中的一位,接著又是六一居士歐陽文忠公!

  奶奶的,沒有相機不然自己跟他們合一張影,這可比跟明星合影珍貴得多了!

  呂夷簡真的是天大的面子,這麼多名人都來送他,這位大宰相的名聲比他們幾個人差了一點,不過這是從文學造詣的觀點出發,要是從政治成就這來看,估計范仲淹強一點,呂夷簡完全不輸他們幾個人。

  歐陽修的名字一出場,滿堂大臣的臉瞬間就變了,不僅是難看,此微的變化梁川盡收眼底。

  朝廷裡有幾位大人十分有特點。

  丁謂號稱玲瓏謂,以機敏著稱。晏殊當過皇帝趙禎的老師,地位不是一般的高,朝廷誰見了都要給三分薄面,這人卻不會居功自傲,跟誰都能打成一片,朝廷裡出了名的老好人!

  歐陽修就一不樣了,這個人跟范仲淹一樣,性格剛直,最是疾惡如仇,因此也得罪了很多人。

  晏殊的用意或許是要在這臨別之即化解兩人的恩怨,同朝為官沒有什麼生死之仇,兩人又是一心為國的忠義之士,若帶著遺憾離去,豈不是人生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