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宋 作品

第七百一十四章藝孃的信

  藝孃的字很生澀,字裡面卻透著許多的見解。

  成管大隊的人還有神機營的兄弟都撤回了清源,海船的速度還是比陸路要來得快,梁川也安心了。

  那麼多的人,多少人跟著自己出來,又有多少人回不去。

  誰不是家中兒子,誰不是他人丈夫,自已擔心著萬一有意外藝娘孝城他們會成為孤兒寡母,以前藝娘從不會考慮這些問題,現在卻向自己發出這般謫問,看來她的處境也不好受。

  自己許諾過鄉親們,帶他們是同享富貴的,卻不是自己苟且世上。藝娘已經不再是那個傻姑娘,她也會有自己的思考。

  在向家峽外,看著自己這些兄弟的遺體火化的時候梁川就無比地自責,與李元昊的火併是自己的私恨,私恨是一道深淵,他將無數人帶入了萬劫不復。究竟是歷史因自己而變,還是歷史注意由自己來變?藝孃的話讓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現在的鳳山有無數的外來人,洪不凡他們都很聽話,也很勤勞。許多人因為你的緣故選擇落戶在何麓村,他們也很聽何保正的話,鳳山的山頭一座座被開發起來。山上有一壟壟的地瓜田,這是好糧食,比打麥收成還要好。流民們都在傳頌你的恩德,現在的何麓已今非昔比,你什麼時候回來看看這個你手帶出來的家鄉。”

  洪不凡他們到達興化了!這總算是一個好消息,宋夏之戰中的流民數量達到數十萬之多,要是這數十萬的流民有一成分流到興化,那就能帶來不可計量的勞動力。

  不可否認興化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這些有限的資源每個人都能搶得頭破血流,卻也必須承認,即便是要餓死了,興化還是有很多旱地被這些當地人看不上,寧願拋荒也不願去伺侯這些微薄的產出。

  不光是低產的旱地,還有寶藏一般的大山,在不破壞山地水土的基礎之上,興化還有無數的山坡可供開墾,藝娘也意識到了地瓜的好處,這種落地就能生根繁衍的作物是僅次於玉米的優良作物,有了它興化的人口承載力還能再多上十倍不止!

  知軍段鵬是個有作為的好官,要是他能妥善地安排好這些流民,興化未來可期!民族的融合南方的大開發離不開這些南下的流民,他們是創造力更是動力,他們也是生生不息的源泉!

  “咱們的港口現在的船隻比從前多了數倍,每天收取的手續費都能堆成一座金山。三哥,咱們萬達貨行現在販賣的貨物應有盡有,加上港口賺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了,司大人說以前那些年都是守著金山要飯,恨不能早跟著你打天下。外來的這些人也很願意到碼頭上來討生活,他們不會埋怨工作的艱辛,相反他們除了不會水性,要的工錢還有幹活的時間都比清源本地的人要來得少來得長。因為他們港口裡的化外人更高興了,因為他們要支付的報酬更少了。”

  看來這些流民還真去對了地方,港口上的貿易帶動的是無數的就業機會,最不濟的在碼頭上搬搬扛扛也能賺不少的錢。稍微有點頭腦的衣行住行隨便做一個行當也能混個溫飽,要是有生意經的人攬點貨物跑一跑,不用幾年也能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