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藝娘梁川 作品

第八百六十八章不想升官


  興化很窮,這是段鵬來到興化的第一印象。m..m

  這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地方讓人很是鬱悶。

  八山一水一分田,那一分田還要再一分為二,許多是貧脊的砂地和旱地,南方多水稻,這種地方並不能種,打一點麥子也不夠吃。

  興化說起來還是一個沿海縣城,只可惜這裡的海岸線只有幾百米,是大宋朝海岸線最短的縣城之一。短就算了,海岸線上竟然滿是灘塗,連港口也建不了,有個南日島,只是離興化太遠太遠,那距離幾乎與到清源港差不多。

  這樣的區位代表要向海而生幾乎是不可能。

  大山又成了興化人民永遠的痛!

  段鵬來到興化,才發現這裡沒有傳說中沿海地區的發達,只有西南地區一般的貧困與落後,大山讓這裡的交通十分不便,老百姓一代接一代受著窮,幾乎沒有翻身的餘地。

  直到段鵬發現了梁川。

  梁川堪稱武侯再世一般的人物,能挽救亂世於危亡的那種人才。鳳山原來是興化貧困重災區,老百姓是窮出名的,如今呢,這裡成了福建路有名的富貴鄉,老百姓這日子過的,都快趕上清源港裡面的那些城裡人了!

  為官一任需要造福一方。

  如果只想著魚肉百姓,跟蠹蟲何異!

  段鵬正是抱著這種思想,才多次來尋訪梁川。

  段鵬早就研究過地瓜這種作物,這種作物幾乎是有土就能活,而且地不分肥瘦,往地裡插一根藤就能長出一片地瓜。

  來年地瓜收成之後,只要留下一點地瓜作藤,將來的地瓜繁育速度將會非常地快!

  這可不就是為窮人量身打造的經濟作物!

  谷種可不便宜,水稻打理起來可不比養小孩容易。下雨多的時候要去田裡劈田埂放水,旱季的時候還要去打桔槁舀水,沒有幾天是舒坦的日子,農民差不多就得天天盯在地裡面,這樣收成才堪堪好一些!

  碰上蝗災或是水旱災,那就完了,夏季的時候還有颱風,一刮地裡的水稻就全倒在地上,穀子跟著也爛了!www..m

  生活是多麼的不易!

  只是段鵬也有難處道:“地瓜推廣起來可不容易!”

  小米與麥子老百姓吃了幾千年,大米同樣久,地瓜鳳山鄉的山民僅僅是吃了幾天便大吐酸水,這種作物配合著吃還可以,但是要完全成為主糧,難度確實不小。

  梁川便說道:“這個倒是簡單。”

  段鵬眼前一亮。

  “大人只需要逢年過節的時候自己去種一小塊地,收成之後請一些興化城裡面的有錢人上門來共同享用地瓜,他們便會知道這地瓜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能吃得起的,連大人也在吃,老百姓有一種攀比和靠攏的心理,一定也會跟著大人,去吃地瓜,只要老百姓吃過幾回地瓜,他們便能依賴上這種作物,到時候大人再做粉的方法傳授出去,老百姓不愁沒有活路!”

  “這樣可行?”

  梁川透著一股子壞笑道:“大人儘管可以試試,豬吃的老百姓肯定看不上,但是知軍老爺吃的,他們可就當寶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