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若海 作品

第79章 劉和之威鎮烏桓遊覽部落收人心

 劉和聽著普富盧的介紹,不住的點頭,便觀看烏桓人住所。

 烏桓人的住所除了普富盧等頭領的大帳外,其餘的多是柳條為支撐,以獸皮氈為牆壁的圓天井一類的帷幕小屋,房屋不大卻往往要擠下四五口人。

 烏桓人所穿的,除了普富盧等頭領內穿絲綢、外穿獸皮之外,大多光著膀子,或者只穿獸皮,亦或獸毛織就的粗布。

 劉和就看著每個帷幕小屋之外,都有烏桓婦女在織毛氈。

 普富盧恭敬的介紹說道:

 “我們烏桓人也是很勤勞的,男人狩獵、放牧,女人織毛氈、耕種,就連孩子也會去幫忙的。”

 劉和好奇,烏桓部落竟然也會耕種,便讓普富盧帶著劉和去看看他們耕種的情況。

 普富盧有些不好意思的帶劉和來到部落後方,那裡一片綠油油的植物,好似蓬草。

 劉和詢問這是什麼糧食,普富盧解釋說道:

 “這是我們種的‘葵子’,也叫大麥,這東西打糧食少,主要是麥杆汁水多,餵給牲口的。我們要吃大米、粟米,還是要跟漢民換取的。”

 劉和點點頭,又詢問他們用什麼物品與漢人交換糧食。

 普富盧自豪的說道:

 “好多的,有馬、牛、羊,還有獸皮。我們烏桓人很善於狩獵,箭法很準的,所以會有大量的獸皮,除了牛、羊、馬這種普通皮子,像是虎、豹、貂一類的上等皮子也是不少。另外我們婦女們織的氈子,在漢民中也是很受歡迎的。”

 劉和點點頭,一個民族能一直存在下去,便是有他獨特的生存技能,這烏桓人能在大漢邊疆生活百餘年,其自身也有不少特長啊。

 普富盧介紹完,臉色變得有些黯然,苦笑著說道:

 “但是我們烏桓人不懂買賣,以前大漢不讓交易,我們只能偷著與漢民交易。現在州牧劉虞大人在上谷郡開了胡市,可以自由貿易了,但離得代郡有些遠,我們去一趟也是不容易,而且因為不懂買賣,總是被坑。”

 劉和點點頭,略一思索一番,對荀攸說道:

 “公達,在馬城和高柳城外設立小市,別的部落不管,普富盧的部落,可以自由在這二城交易,價格要合理公道,不得坑騙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