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六十三章 復國

除了這兩個小弟,欣國在狄原還有大量附庸部落。

狄原一共還剩下十八個部落加一個姷國,都是欣國的附庸。

他們名義上是欣國的封臣,但是高度自治,欣國不會干預他們的內政,他們只需要每年把貢品送到狄邑就行。

欣國的國土,東面以河水為界,河水以西是欣國土地,河水以東是河濟之戎的棲息地。

南面跟邢國接壤,下車邑緊挨著邢國。

北面的【上原】跟鈺國接壤。

【上原】是羿開闢的領土,這裡位於欣國的北部邊境,與鈺國接壤,曾經生活著大量野人聚落和山戎人。

西面的極限則是高塬,高塬以西是鬼方諸部。

欣國十八座城邑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五萬五千,其中平民有一萬餘,國人有兩千多,剩下的都是奴隸。

北邊的鈺國總人口也才四萬,羅國總人口一萬五千,南邊的邢國總人口雖然有十三萬,但是邢國不善戰,軍事實力比欣國反而弱一點。

欣國的兩個小弟,轢國和軔國,總人口有一萬餘。

狄原的附庸勢力,總人口更是高達六萬。

“休養生息,消化狄原。”

子木並不打算繼續擴張,而是休養生息,消化武公時期開闢的狄原,將狄原的眾多附庸部落慢慢同化,使之成為欣國的力量。

具體方案包括鼓勵狄原土著與欣人通婚,吸納狄人流民,使之成為欣國平民,移風易俗,讓狄人束髮戴冠。

欣子木的休養生息國策時正確的。

武公以來,欣國極速擴張,內部不穩定因素非常多,又經歷了持續十多年的內亂,現在最需要的便是休養生息。

為了同化狄原,欣子木在欣邑創辦官學,由宗室貴族在官學擔任老師,教導宗室後輩,並且允許狄原的附庸勢力派遣自己的子嗣到欣邑官學免費接受貴族教育。

讓狄人首領長老們的子嗣跟欣國貴族子嗣一起上學接受教育,久而久之,就能同化這些狄原人,讓他們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是欣人。

武公用武力征服了狄原人,羿用武力鎮壓了狄原人的反叛,子木用懷柔的手段慢慢同化狄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