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恩科考試

 而且此項技術僅僅是改良,屬於對細枝末節的改良。 

 這種技術造出來的火炮內壁還是粗糙得很,而且很有可能導致炮筒厚薄不一。 

 火炮技術真正得到本質上的突破還是鏜床的發明,先鑄造一根大小適合的“鐵柱”,再用鏜床鑽孔,這樣內壁光滑,炮筒厚薄均勻一致。 

 趙昺沒那麼神,一出手就是高端的製造設備,精密的車床。 

 趙昺用的也是“鐵模鑄炮技術”…… 

 嘿嘿…… 

 “多的不敢說,各軍分個十門火炮還是可以的。但是鑑於目前的形勢,這種火炮必然是要優先裝備水師的。”趙昺給大家解釋道。 

 “多謝陛下,陛下聖明。” 

 “這炮著實太重了,移動困難,陸軍託運起來可不輕鬆啊,這火炮還真就適合我們水師使用。” 

 謝洪永和蘇景瞻一臉壞笑地說道。 

 文天祥、張世傑、陳吊眼三人頗為無奈地看了一眼眉飛色舞的兩人。 

 心想著,以後攻城拔寨對抗蒙元主力還得靠我們陸軍呢,先讓你們得瑟一下又有何妨。 

 不管是陸軍還是水師都是需要配合的,特別是在水網縱橫的南方地區。 

 水師的作用甚至比陸軍更重要一些,最起碼坐船要比走路節約很多體力。 

 …… 

 宋代科舉,一開始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兩年一次。 

 宋仁宗時,改為每兩年一次。 

 宋神宗時,改為三年一次,從此固定下來。 

 每年秋天,先由各州(俗稱的鄉試)進行考試,合格者稱為“貢生”或“舉子”,俗稱舉人大老爺,然後把名單上報稱為“發解”。 

 貢生於冬季向禮部報到,次年春季再舉行考試,考試合格者稱“進士”及第。 

 再之後就是殿試了,“殿試不淘汰”制度的形成,可以說只要通過了第二場考試都將被授予官職,被稱為“天子門生”。 

 明清科舉改為考八股文。 

 元日, 

 海口貢院。 

 風和日麗,讓人倍感舒適。 

 宋朝重文輕武,倡導參加科舉入朝為仕,每年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逐年增加。 

 不管是在校學生還是社會小青年,也有可能是老頭一枚,都可以參加考試。 

 宋朝——讀書人的天堂。 

 考試也不容易,考生的衣服都是單層的,不允許有夾層,更不能是棉的。 

 遇見乍暖還寒的天氣,也只能默默地忍受了。 

 即便是帶的乾糧饅頭,也要給你掰開了看看裡面有沒有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