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山 作品

第257章 最好的土地讓給百姓

 短短几日時間,在十餘萬民工的艱苦建設下,整個翔龍府的面目已經有了很大地變化。

 按照趙昺的設想,平原地區土地肥沃適合耕種的地方決不能佔用。

 糧食是最重要的物資,這些地方都要留給百姓耕種。糧食始終是趙昺的一個心結,總不能一直靠著從海外購買。趙昺打算用上幾年的時間,基本上達到自給自足。

 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才是王道。靠購買,終歸是不靠譜的。

 至於說在城內,人流密度大或者說在居民區附近的黃金地段也要留給那些做民生買賣的掌櫃們。

 比如說糧店、裁縫店、布匹店,鐵匠鋪、瓷器店以及各種藥鋪等等。這些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可以開在整個翔龍府的任何地方,只要店家願意即可。

 當然了,必要的營業執照還是需要去辦理的。

 至於說飯店、酒樓這些行業則有一定的限制,翔龍府作為臨時行在,南來北往的人員頗多,大小酒樓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如此,這些行業也不是說想開在什麼地方就開在什麼地方的,都是有統一規劃的。

 還有就是那種暴利的茶館、戲樓、青樓等娛樂場所則一律放在城內偏僻地帶。

 這種地方純粹是供那些有錢人吃喝玩樂的,既然家裡有礦,錢多多,多走上幾步路也是應該的。

 青樓和女支院是不一樣的。

 青樓,這一場所的成立可以追溯春秋時期,最初的名字叫“女閭”。

 其祖師爺是大名鼎鼎的管仲。

 青樓裡的頭牌被稱為花魁,不僅要相貌出眾,身材婀娜多姿,而且琴棋書畫、舞蹈藝術,樣樣精通。

 而且這地方消費方式也不一樣,能進青樓的不但要財大氣粗,而且本身要有才。

 沒有才,進去是要被人恥笑的。

 光是一項“旗樓賽詩”都應付不下來。

 上青樓的可不是一般人,絕對不是一群太監,那都是“士”這個階層的存在。

 唐詩宋詞裡面很多名篇都是在青樓所作。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堪稱送別詩詞中的絕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一代風流才子柳永,萬千歌姬心中的男神,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存在。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緊接著一百八十度急轉,變味了。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下闋又有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味道。

 柳永第一次科舉的時候真宗皇帝不待見他,第二次仁宗皇帝又來了一句:“且去填詞,要何虛名!”

 這地方,肚子裡沒有點墨水,都不好意思進去長長見識,著實讓我等凡夫俗子汗顏。

 在古代,這屬於文人雅士們尋找紅顏知己的場所,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花街柳巷。

 趙昺禁止耍錢,至於說民間的老百姓玩個一兩枚銅板的,趙昺也不會閒得蛋疼去多管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