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清 作品

第一百零二章 兵分兩路

馮勝的這番建議可謂是有理有據,十分有說服力。蕭均衡和盧明遠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他們認真思考之後,還是決定採納馮勝的建議。

不過,盧明遠在馮勝所言的基礎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一邊捋順自己的思路,一邊說道:“我們既然決定兵分兩路,那現在隊伍中的其他人也該分為兩隊。

胥琰身份特殊,恐怕不適合跟隨均衡一起去籌措抗擊北漠的糧草。便讓他和我一隊。

穆雲是南越世子。此前大齊便是藉助南越水軍,將身在南境的將士經水路運到建州,再去增援朔州。籌集的糧草若是也能走水路,必然既方便又快捷。

所以,穆雲最好跟均衡一隊。

此外,陛下有意讓歐朧兒和穆雲聯姻,便讓她同穆雲一起。

但由她和她的小姐妹們看管的流蘇姑娘得留下來。我需要她來協助查案。

均衡,你覺得這樣安排如何?”

蕭均衡回道:“你們考慮得都很周到,我沒有什麼異議。

不過,如果胥琰同你一起,那你們要多帶些禁軍將士隨扈。他如今已經成了那些意欲破壞大齊朝廷跟北漠新王合作之人的眼中釘,必然想盡一切辦法去除掉他。

不如這樣,讓魏鉉帶三百禁軍將士跟著你。我這邊有剩下的兩百將士,再加上馮勝的人,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不妥!”盧明遠搖搖頭,“你們除了要籌集糧草外,還要轉運出去。雖然可以藉助地方的武備,但為防萬一,最好還是有自己所帶的禁軍將士親自護送。

再說,要護胥琰周全也無需那麼多禁軍。那些人再猖狂,也不敢公然動用軍隊。而要應對那些刺客的刺殺,留下五十人的小隊,能靈活機動,隨時應變,就足以了。”

蕭均衡還是覺得五十人太少,想要再多留一些人給盧明遠。不過,最終在盧明遠和馮勝的勸說下還是妥協了。

盧明遠還建議蕭均衡,讓郡守府下發清查倉儲、籌集糧草的指令到各縣,各縣自查上報,之後再派人去各縣複核即可。這樣做效率肯定要比帶人一縣一縣的清查更高。

這與蕭均衡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們當即決定,第二天一早,就由蕭均衡帶隊先行前往彭城郡城,籌措糧草。而盧明遠則還留在方縣,一邊處理徐家灣百姓跟彭城劉氏的官司,一邊調查當年彭城洪災案的真相。

當盧明遠和蕭均衡把接下來的行程和計劃安排好時,都已到了深夜。

接二連三的變故讓他們身心俱疲,好在他們也都有足夠的耐心來一一應對。

敲定後續安排後,他們終於能停下來喘口氣兒。

剛歇了一會兒,盧明遠的肚子就開始唱起了空城計。

“馮大人!”盧明遠眼巴巴地看著馮勝,“這麼晚了,縣衙裡可還有什麼吃的?”

馮勝沒有讓盧明遠失望,他笑著回道:“知道您二位從進了縣衙開始就沒閒著,晚膳一直未能用上。在下就安排人一直在縣衙的後廚守著,您稍等片刻,在下馬上就派人傳菜。”

盧明遠大為開懷,毫不吝嗇地誇讚道:“馮大人對我們真是體貼入微,不愧是竇公公的愛徒,能力出眾,穩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