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311章 高速公路

後人修建的一個個超級工程,各朝的帝王看得羨慕不已。

 

他們深知,這些超級工程的背後是巨大的金錢投入。

 

而後世卻能在短短几十年積累鉅額的財富,這才是最令他們羨慕的。

 

嬴政:主播,我大秦也想像後世的中國那般富裕,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建議?

 

後世的中國短短几十年,從一窮二白到修建一個又一個超級工程。

 

在他看來,後世肯定是有什麼生財之道,才會如此富有的。

 

蘇晨思索片刻,說出了一句至理名言。

 

“要想富,先修路。”

 

國家想要富裕,最起碼要把道路這個最基本的基礎設施修好,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說起道路,我國的道路發展歷程伴隨著經濟的騰飛。

 

而其中高速公路的發展,可謂是見證了新中國一步步走向富裕。

 

我國高速公路的起步比發達國家整整晚了半個世紀,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才開始高速公路的前身汽車專用公路的探索。

 

改革開放初期,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公路客貨運輸量急劇增加,公路建設長期滯後所產生的後果充分暴露出來。

 

20世紀80年代初,交通部開始著手收集和研究發達國家解決公路交通擁堵問題的經驗,並對我國主要公路交通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研究。

 

我國高速公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醞釀產生的,並在之後的時間裡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

 

還在各朝帝王思索要想富先修路的含義時,蘇晨告訴大家後世在高速公路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

 

“1978年到1988年,這十年是我國高速公路發展的起步階段。”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逐步深入,公路運輸需求持續增加,交通行業對建設高等級公路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在這一時期,社會各界對修建高速公路問題也非常關注。”

 

“但對於中國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的問題認識並不統一,甚至可以說爭論激烈。”

 

“反對一方認為,高速公路屬於專為小汽車服務的高消費產品。”

 

“而那時我國小汽車少,用不著花費巨資、佔用大量土地建設高速公路。”

 

“1981年,交通部確定了由12射、28縱、30橫組成的國道網,總規模11萬公里。”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公路網規劃,雖未明確公路等級標準,但解決了國道網的佈局問題,意義重大。”

 

“之後一年,交通運輸方面專家以及部分社會上的有識之士建議修建高速公路的呼聲日益高漲。”

 

“基於當時的社會環境,瀋陽到大連公路按照一級汽車專用公路的標準開工建設,建成後已具備高速公路技術標準。”

 

“上海到嘉定、西安到臨潼、廣州到佛山,三條高速公路長度均不足20公里。”

 

“按當時的規定,長度在20公里以內的高等級公路,可不按高速公路審批程序經相關部門審批立項。”

 

“1984年5月,中央明確要加快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

 

“隨後,交通部組織當時全國三大設計院,組成強大的測設隊伍赴現場踏勘、測量和設計。”

 

“京津塘高速公路作為內地經官方批准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於1984年12月至1986年分段陸續開工建設。”

 

“1988年是我國內地高速公路的元年,10月,全長20公里的滬嘉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通車。”

 

“11月4日,遼寧沈大高速公路瀋陽至鞍山和大連至三十里堡兩段共131公里建成通車。”

 

“到1988年底,我國內地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47公里。”

 

“高速公路實現了零的突破,徹底結束了中國內地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

 

嬴政: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和我大秦的道路修建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之所以能統一六國,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遍佈全國各地的道路,給行軍打仗提供了便利。

 

在他統一六國後,疆域北至遼東,西到隴右,南至南海,東至山東一帶。

 

這些區域距離大秦都城咸陽都較為偏遠,很難直接到達。

 

他為了有效地管理六國故地,就在這些地區修築了馳道,在全國建立了非常便利的交通道路。

 

如在關中地區修築了東海道,由咸陽一直向東,抵達山東等地,這也是大秦主要的東西交通要道。

 

在南部修築南陽道,從南陽經武關至荊州地區,這是大秦連同長江中下游流域的主要幹道。

 

後來為了加強控制巴蜀地區,他命人修築了從咸陽經漢中至巴蜀的蜀道。

 

內蒙古是他北攻匈奴時新開闢的疆土,為了鞏固北部邊疆,就開闢了直道。

 

真要說起來,直道就是他們大秦的高速公路。

 

從咸陽至900公里外的內蒙古,乘快馬只需要三天。

 

在他們如今這個交通不發達的時代,這樣的速度已經是相當快了。

 

“1989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是我國高速公路發展的穩步發展階段。”

 

“1988年以後,滬嘉和沈大兩條高速公路的通車運營。”

 

“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反響巨大。”

 

“使人們對高速公路的優點有了清晰認識,社會輿論和各界的觀點開始向有利於高速公路發展的方向轉變。”

 

“交通部適時抓住這一機遇,於1989年7月在瀋陽召開了我國高速公路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

 

“大會上,高層領導明確指出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必須發展。”

 

“這樣的結論是明確的,這已經不是理論問題。”

 

“認識的統一,為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拉開了高速公路快速發展的序幕。”

 

“1990年,被譽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全長371公里,標誌著我國高速公路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交通部提出建設高速公路發展設想。”

 

“佈局方案由五縱七橫共12條路線組成,規劃里程約3.5萬公里。”

 

“除少數交通量小的路段外,主要按高速公路標準建設。”

 

“而這,則是我國第一個涉及高速公路建設的公路網建設規劃。”

 

“1993年,交通部印發了公路規劃佈局方案,從而為我國高速公路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3年6月,全國公路建設工作大會在山東濟南召開。”

 

“這是高速公路發展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效果最佳、影響最深遠的一次會議。”

 

“大會上,高層領導指出要處理好高等級公路和一般公路的關係,先通後暢,目標是要提高公路運輸的速度、效率和效益。”

 

“會議確定了我國公路建設將以高等級公路為重點實施轉變,同時明確了2000年前我國公路建設的主要目標。”

 

“集中力量抓好高等級公路建設,兩縱兩橫高等級公路貫通,三個重要路段力爭建成通車,形成幾條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