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咬死我啊 作品

第51章 首批素綢,出廠!

趙承成收留的難民、災民、饑民、流民人人都有一技傍身,其中既有會製造和修理機械的工匠,又有熟練的紡織工人。

召集起人手,又用了整整兩天時間,這才將所有織機組裝完成,再讓織工親自上機測試。

測試之中,發現部分機械有設計不合理、部件老化磨損等情況。

用是可以用的,但用起來,並不得心應手,要麼會影響產品質量,要麼會影響工作效率。

趙承成不是個喜歡做半吊子事情的人。

錢花了、房子造了、就連織工都組織起來了,趙承成沒理由不做到精益求精。

好飯不怕晚。

趙承成將投產的時間推遲了兩天,就是為了將機器都調教到最佳狀態。

不合理的設計,能改進就儘量改進,不能改進的,那麼幹脆就棄之不用,可不能為了省點錢,就影響產品質量。

維修改進的過程,也是大刀闊斧。

村裡就有手藝高超的鐵匠、木匠,凡是哪處零件有損壞的,乾脆重新制造一個新的換上去。

特別是經過這一兩個月鍛造刀劍、火槍的鍛鍊,趙家村的金屬加工水平有了飛躍式發展。

這些織機上的金屬部件,在現在的趙家村的工匠眼裡,破舊、粗糙、簡陋,就跟廢銅爛鐵差不多。

他們一狠心,咬咬牙,把所有織機上的金屬部件,全都更換了一遍。

部分容易磨損的木質、竹質部件,也都改成了金屬的。

一來二去,幾乎是把織機重新制造了一遍。

調試機器的工匠有,會紡織的織工也有。

中國古代就講究一個男耕女織,女人會紡織不算什麼,趙承成挑選出來能夠留下的,更是心靈手巧、精於此道。

略加培訓,便人人能夠熟練操縱織機,有的還加上了刺繡工藝,出來的產品,哪怕是放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都可以打上奢侈品的標籤,出口到國外換取外匯。

一切準備妥當,第二批裝載了生絲的運輸船,也按時抵達趙家村。

這些生絲,同樣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優良的原材料,用製造精良的工具,由技藝精湛的織工紡織加工,出來的產品不可能不好。

三十臺織機,六十個織工,翻班趕製,一日一夜就織出綢緞整一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