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榮光 作品

第 25 章 大禮





()眼才能休息的人?我私以為,佛子是見不到這些人的,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聽佛子講經,沒機會出現在佛子面前,便沒機會令佛子對他們垂憐。”




彌景沉默片刻,說道:“眾生皆苦,佛門是清淨地、卻不是極樂所在,僧侶也只能儘自己所能,卻無法救每一個人。”




蕭融輕笑:“那豈不是違背了眾生平等這四個字,救誰不救誰,是誰決定呢?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救了一命、也無視了一命,那算不算是害了一命?”




彌景微微抿唇,沒有立刻就回答,但他的手突然動了起來,他開始捻那串佛珠了。




蕭融神情保持不動,心裡卻笑了一聲。




說不上來了吧,這種世界級難題,恐怕人類滅絕了都得不到一個答案。




蕭融嘆了口氣,一副追憶過去的模樣:“曾經我離家遊學。”




屈雲滅本來皺著眉聽他倆說話,聞言,他耳朵一豎,連腦袋也轉向了蕭融,他幾乎從未聽蕭融提起過他的過去。




蕭融:“……遊學八年,我遇上過許許多多的人,其中不乏我的恩師們,有一恩師曾問了我一個問題,烈馬受驚,在鬧市中橫衝直撞,道路狹窄,兩側均有孩童在玩耍,此時的我必須要選一個方向,不然兩側孩童都將死在馬蹄之下,如今的情況是,左側有三個身穿錦衣的孩童,右側有一個身穿麻衣的孩童,若是佛子的話,佛子要怎麼選?”




這個被蕭融改良的火車問題,把彌景問的噎了一下,孩童無辜,選哪邊都是錯的,選左,蕭融一定會說他不顧底層的百姓,而選右,蕭融又會說他不顧更多人的性命。




彌景看得出來蕭融就是在難為他,可他也是有天才包袱的人,他不允許自己答不上來這個問題。




彌景的眉頭微微蹙起,臉上也寫滿了凝重二字,他確實在認真思考怎麼回答。




但他絕對想不到,蕭融根本就不想讓他回答,甚至在發現他好像有點思路的時候,立刻出聲打斷了他:“看來此問實在難解,佛子一時想不到答案,大王,若是你的話,你會怎麼選?”




屈雲滅一愣,沒想到這裡還有自己的事,他眨眨眼,脫口而出:“站起來擰斷烈馬的脖子,哪個方向都不用選了。”




蕭融會心一笑,他就知道屈雲滅會這樣說。




撩起眼皮,他重新看向佛子:“佛子可聽到了,這便是大王的回答,在橫衝直撞的烈馬面前,只有更為強大的力量才能扼制它,如今不論是你我、還是大王、還是這世上的隨便一個人,就站在這時代的鬧市當中,有人思考如何解救左側的孩子,有人思考如何解救右側的孩子,而我想,信奉眾生平等四個字的佛子,應當更認同的是大王這種解決辦法,將所有人都解救下來。”




彌景:“……”




原來在這等著他呢。




他垂著眸,低聲道:“鬧市中的孩童好解救,世上的苦命人卻不是這樣輕易就能解救下來的,蕭公子用一個問題偷樑換柱,彌景卻無法用這個答案掩耳盜鈴。”




蕭融:“




……”




他抿了抿唇,知道彌景是真的不好勸動,他只好使出自己的殺手鐧。




盯著彌景,他微微挺起脊背,石破天驚的來了這麼一句:“最遲明年年底,後年年初,孫仁欒就要死了。”




彌景睜大雙眼,無比震驚的看著他。




屈雲滅其實也震驚,但看看彌景,他讓自己做出一副這事不值一提的模樣。




彌景看看一臉平靜的蕭融,再看看一臉平靜的屈雲滅,他忍不住的問:“蕭公子可是在開玩笑?”




蕭融笑:“此等大事,誰敢拿它開玩笑。孫仁欒也算是這亂世當中的一位英雄,只可惜他身處南雍,要顧忌的人和事太多了,況且不是每個人都對他心懷感恩。”




最後一句蕭融的語氣有點怪,彷彿在強調什麼,彌景驚疑不定的看著他,不敢信他的話,也不敢不信。




孫仁欒要是死了,南雍立刻就要大亂,小皇帝是孫仁欒扶持上去的,他的身份其實有點問題,好多人都不願意認他這個陛下。彌景原本傾向的便是去輔佐小皇帝,畢竟他年紀小,多教教的話,說不定能成為一個力挽狂瀾的明君。




但國舅不能死啊,國舅死了,彌景當真不認為自己能護住小皇帝。




彌景在這邊頭腦風暴,他都沒注意到蕭融從袖子裡拿出了幾樣東西,等他終於勉強回神的時候,桌上擺了一排奇奇怪怪的物件。




……這都什麼?




蕭融手裡正在拆一個紙包,發現彌景呆呆的看著自己,蕭融笑了笑,給他介紹道:“這個物件叫做煤,是從地下挖出來的石頭,可以燃燒,拳頭那麼大的煤能燒上兩個時辰,做成煤球,能燒上六個時辰,而這樣的煤鎮北軍有幾座山那麼多,莫說一輩子,就是幾輩子都用不完。”




他帶來的煤只有嬰兒拳頭那麼大,這還是前幾天剛從平城送過來的,蕭融扭頭,對著屈雲滅伸手:“大王,火摺子借我一用。”




屈雲滅:“……”




他默默從袖子裡拿出一個竹筒。




將煤丟進客棧的陶碗裡,蕭融把煤點燃,看著這塊黑石頭真的發出了紅光,彌景瞳孔一縮。




屈雲滅漫不經心的抬眼,看見佛子這沒見識的模樣,他頗覺瞧不上眼,卻忘了之前他是怎麼燒了一塊又一塊,把自己大半夜熱醒的事了。




……




蕭融繼續指向下一個:“這是一份圖紙,名叫火炕,遼東遼西兩郡早有火炕,不過我畫的這一份更精巧些,煙道的安排更加合理,且不需要一直燃燒著灶臺,黃昏做一頓飯,藉著煙道中的餘熱,就能安睡到大天亮了。”




再下一個:“這是一份漚肥法,可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這是一份曬鹽法,海邊的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曬鹽成功後,鹽價便能再降些了。”




“而鹽價降了之後,這醃菜法就該派上用場了,如今的醃菜多是醬菜,雖也能入口,可這口感是差了些,用鹽醃製的菜蔬可以保持菜蔬的原貌,而且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