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陶家的家族史

按理說,時間過去這麼久了,陶家那位祖爺爺應該已經投胎了,但不知道為什麼,他還留在地府,甚至還能給陶行雲託夢。

如此倒是讓她方便多了。

陶家祖墳在一座還算隱蔽的山裡——

這裡原本不屬於陶家。

只不過幾百年前,陶家祖先舉家逃難過來,覺得這地方山清水秀,又遠離戰亂,便動了在這裡定居的心思。

而當時陶家在舉家逃難的過程中,救下了一個道士,道士也看出這地方風水很好,還跟當時的陶家家主說:

“此地乃是難得的風水寶地,若是陶家能在此紮根,可保後世至少十代飛黃騰達。”

“若是陶家能堅守本心,多行善事,世世代代飛黃騰達也不是不可能。”

因為道士一句話,陶家更加堅定了在這裡住下的決心。

但在那個年代,人們對土地的佔有慾還是很強的,畢竟大部分人都是以種地為生。

陶家想在這裡安居,就得徵求當地山民的同意。

不過陶家很豪橫,他們沒有什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是直接拿錢開路,真金白銀砸下去,山民怎麼都不會拒絕。

畢竟陶家是大家族,光是逃難過來的人口,就超過了本地的山民。

就算是硬搶,陶家也未必會輸,可陶家還是願意拿錢買地,跟當地的山民和睦相處。

陶家本就是生意人,很擅長經營。

在山中定居下來之後,經過幾年、十幾年的經營,他們跟當地的山民很好的融合,互相幫助,甚至還進行通婚。

那個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姓陶的人。

隨後,陶家在這裡修建祠堂、修建祖墳,並隔一段時間派人外出,將昔日陶家故去之人的屍骨移過來。

這裡成了名副其實的陶家村,也成了陶家真正的大本營。

那個道士說的沒錯,陶家自從在這裡安頓下來後,家族越發興旺,別的家族因為戰亂而人才凋零,唯有陶家是個例外。

外出從商的,賺的盆滿缽滿;外出當官的,一路青雲直上。

就算是留在山裡種田的,收成也比別人好一些。

因此,陶家人對那個道士很是信服,並嚴格按照道士的話,將“堅守本心、積德行善、仁慈寬厚”設為了陶家祖訓。

從那之後,陶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代代相傳,直到現在。

陶行雲一邊開車,一邊聽自家老爹講述陶家的家族史,聽完之後,總有件事情想不明白:

“爸,我那祖爺爺,為什麼現在才來給我們託夢?”

“咱們祖祖輩輩都是要給祖先上墳的,難道之前的先輩們,沒有上錯墳嗎?祖爺爺咋不找他們呢?”

陶望山聽了這話,也覺得奇怪:“裴大師,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我不知道。”裴安竹搖了搖頭,“你們如果真的好奇,等我把那位祖爺爺的魂魄叫出來,你們當面問他就是。”

陶家父子頓時不吭聲了。

雖說是自家祖宗吧,但讓他們真的跟死去多年的鬼魂對話,他們心裡還是有點怵的。

後續的路程,眾人沒有再說這個話題。

陶望山挑了一些關於陶家祖輩的趣事或者優秀事蹟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