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32章 132看見崇禎的操作,朱元璋的血

 朱元璋仔細瞧著,地方官吏還任意剋扣驛站經費,貪汙私肥,更使在驛站供役的窮苦百姓既填不飽肚皮,更養不起驛馬。

 大小官員往來於道路時,常常任意勒索,甚至很敲榨取折錢,令驛站提供超過實際需要的供應,其超過部分折成銀子納入私囊。

 兵部勘合有發出無繳入,士紳皆做假,一紙洗補數次。

 看到這裡,朱元璋的血壓蹭蹭上漲。

 “他孃的,果然這幫狗官吏如此破壞咱定下的規矩,才導致百姓紛紛造反的,壞了咱大明千秋萬代的統治。”

 “狗東西,咱見一個殺一個。”

 然後朱元璋就看見崇禎見有官員建議裁撤驛站,可以為朝廷節省很多銀子,有了這批銀子能夠拿出來練兵平息地方亂兵。

 崇禎立馬就顯得極為興奮,同意了此事。

 看到這裡,朱元璋的血壓蹭蹭的往上漲。

 他恨不得解下自己的腰帶,狠狠的鞭打崇禎這個皇帝一頓。

 因為在朱元璋的計劃裡,驛站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他一心要廢掉宰相制度,一切權力都集中在皇帝的手中,可實際上他並不能真的做到。

 但大明在政治上與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央的權力通過細化基層下降到了地方。

 至少是縣裡。

 皇帝直接控制縣裡,各地方繁瑣的公務要上報朝廷交流。

 驛站在這裡面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對於驛站很是重視。

 這也是他知道吉安侯陸仲亨和延安侯唐勝宗二人擅自乘坐驛馬後,大怒,把他們二人給削爵降職處理。

 這二人都是十七八歲就跟著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小老鄉了。

 其中安侯陸仲亨更是因為父母兄弟死絕,他自己就剩下一升麥子躲在草堆裡被朱元璋發現。

 朱元璋詢問陸仲亨要不要跟他走,陸仲亨就說了一個字跟。

 可以說此二人對於朱元璋而言,都是早期心腹班底。

 在大明統一戰爭當中他們全都立下過許多功勳,也被委以重任。

 但誰都不能壞了朱元璋定下的驛站規矩!

 朱元璋定下的規定是驛遞系統不可用作私用。

 即使皇親國戚都不能私自使用驛遞。

 誰膽敢私用,誰就得受到嚴厲的懲罰!

 驛站在大明邸報下傳和密疏上達中起著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朱元璋極為重視驛遞的恢復和建設。

 因其具有“宣上德、達下情、防奸宄、誅暴亂、歟邊疆”的功能。

 驛遞的主要職責是飛報軍情、接待來往使客、轉運軍需物資、貢物等。

 驛站設有驛丞,遞運所設有大使管理,都為吏部任命,禮部授印,組織設置自京師輻射至天下四方。

 急遞鋪始設於宋,元代大力發展並改稱,明繼之。

 急遞鋪的主要任務,是緊急遞送公文、軍報、文案、詔令。

 各處驛站,以馬匹數量作為馬匹配額的主要標誌。

 馬匹的配額多少和良次,來設置設備、大夫、經費及給廩的定額。

 洪武九年設置的遞運所,是在一般的遞和驛之外,明朝專門運送軍需物資和上貢物品的運輸機構。

 朱元璋定下的驛遞系統可是有三個。

 他可不想就單一聯絡,免得被人給欺騙嘍。

 現在在朱元璋的強制推行大明律下,規章制度得到了有效實行,確保了驛遞系統的暢通,能夠把各地消息順利送到朱元璋的御案上。

 健全的驛遞系統也同樣使得洪武時期官府的信息得到很好的傳遞。

 政令宣傳、官府奏報、財政賦報等等都逐一翔實,地方官不敢停滯,生怕被皇帝給怪罪。

 因為老朱殺官是真的不手軟吶。

 此時此刻朱元璋瞧著大明末帝崇禎的處置。

 驛遞系統難以正常運行,導致軍書稽滯,軍需短缺,影響了咱大明的軍事行動,嚴重敗壞公事耽誤軍機。

 他不僅不改觀去宰了那群破壞規矩的臣子,反倒要聽信讒言,裁撤驛站。

 真你孃的沒腦子。

 願不得那些亂兵都打到京師門口了攻城門,你這個當皇帝的都不知道要什麼時候跑?

 原來根子是在這裡呢!

 朱元璋真的是拳頭硬了,恨不得毆帝三拳,嘴裡罵幾句狗腳朕。

 你也配當皇帝?

 在朱元璋的規劃裡,大明驛遞系統如同大明王朝的血脈,與大明王朝牽一髮而動全身。

 朱元璋建立驛遞系統的目的,是為了鞏固自身政權,為政治和軍事服務。

 因為大明驛遞系統的政治意義和軍事意義非常顯著,現在竟然被裁撤,導致自己血脈都無法都得相連。

 大明各個地方出現什麼事情,全都憑藉大臣嘴裡的話,你這個皇帝是一點信息來援都沒有是吧?

 朱元璋生著悶氣,嘴裡罵罵咧咧的。

 孃的。

 看來咱還得對驛站也要做出祖訓規定,免得後世子孫成了廢物皇帝,竟然自斷雙目雙目,被底下的臣子肆意擺弄哄騙!

 朱元璋看著崇禎臉上得意的笑容,認為自己辦了一件大事,他忍不住後退了兩步,捂著自己的心臟。

 你孃的。

 你爹怎麼不跟王布犁學學,在關鍵時刻抽出來,撒你娘臉上,也比孕育出你來強啊!

 朱元璋看著崇禎的操作,當真是破大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