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奇技淫巧不算本事




【而民間平民百姓的房子沒皇宮那麼高的密閉性,四處漏風的房間恰恰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氧化碳的堆積,減少了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



【另外對古代很多平民百姓來說,他們甚至燒不起炭,雖然木炭取暖體驗確實不錯但價格貴呀,一般只有皇宮官府富貴人家才用的起,因此民間一氧化碳中毒現象極少值】



...



不消說朱元璋的臉色不好看,群臣的臉色也是極不好看,合著咱花大價錢建的院子房屋,最後反而因為足夠密閉保暖而成了碳毒的幫兇?



“tnnd,真是倒黴。”,明白小妾慘死真相的劉御史,鬱悶地在心裡罵道。



“竟是此等道理,快寒冬了,想來要抓緊重新改造一下房屋了。”其他大臣心裡默默做著規劃。



自古小兒難活,所以民間一般給新生兒取個賤名,以祈求孩童平安成長。



想不到皇家子嗣,從小金枝玉葉,吃穿用度具是全天下最好的,最後反因保護措施做得太好而夭折,若不是天幕給出的解釋,恐怕至死也想不到是這種原因。



朱元璋一想到此又有些惆悵,要是朕有個忠心耿耿的穿越者輔佐該多好啊,天幕再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說皇家子嗣之事,單是天下之事就讓大明裨益良多啊。



遠遠站著待命的小太監,偷偷抬頭瞧了瞧陛下和一眾文武百官,看著平時高不可攀的大臣都有些洩氣,像落敗的公雞,心裡也感嘆:“陛下不許咱等奴婢燒炭取暖,原來也並不全是壞事呀!”



“嘿,燒炭取暖的沒準還沒咱能活呢!”



...



唐長安城,李世民臉色也是不好看。



明皇室子嗣出現的問題在大唐肯定也會有,幸好得天幕指點,不然多少無辜皇子嗣怕是在懵懂中薨夭去。



不僅他,長安城有名有姓的大戶都是心存感激,祖宗保佑。



...



【得一提的是,雖然古人不知道罪魁禍首是一氧化碳,但在長期的生活經驗中古人肯定會形成這樣的常識】



【在屋子裡燒炭可能會造成人昏迷甚至死亡,不過他把原因歸結於火太大不通空氣悶死的】



【那麼古人對一氧化碳中毒有沒有應對之策呢】



【有的,在慘痛教訓之後,古人在冬天取暖時也是有相應措施的】



【大戶人家在使用碳盆時都會有專人照看,盆中木炭是否需要添加,是否需要端出都有一定要求】



【而且一般臥室內少有碳盆出現,即便是需要取暖也是將房間烘熱之後便將碳盆端出】



【清廷用的手爐多些,碳量會少一些,一氧化碳中毒會少很多】



【而在宋慈的《洗冤集錄》中有記載,房中置水一盆並使窗戶有透氣處,或蘿蔔倒汁灌之,鼻移向風吹變形,這就是古人的防範之法】



【其實我們現在防範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都大差不差,使用煤爐、木炭等方式取暖時一定要記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如不小心一氧化碳中毒了需及時去醫院治療。】



...



明金陵城,一眾大臣也忙默唸背誦下相關的應對策略,涉及到大明的相關言論會有專人記錄整理,他們也樂得清閒。



如今事關自己的生死,沒有人表現不積極的。



命嘛,沒了這官位咋辦?微臣還需留待有用之身為陛下效力呢!



...



《因為古時候沒有一氧化碳所以不會中毒,要怪只能怪門捷列夫發明了元素週期表[狗頭]》



《邏輯鬼才!》



《朱元璋是明朝滅亡的主要推手[狗頭]》



《古代沒有萬有引力,所以人都隨便飛[狗頭]》



...



漢末南郡。



劉備等人直呼果然,然後忙將碳、氧寫進了元素週期表當中,只是這依舊也沒能解決眾人的疑惑,碳-14和碳有什麼區別,畢竟在上一個視頻當中,受碳-14輻射傷害後那恐怖的症狀至今還讓眾人心悸。



張飛看天幕的評論說得越來越離譜,知道他們是在那裡耍寶,心想大漢夠不夠古,怎麼俺不會飛?怎麼二哥也不會飛?



《東北的火爐火炕都有煙囪,就算有一氧化碳也都從煙囪排出去了,從小到大基本沒聽說過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後來到了中原地區看到有些燒蜂窩煤的煤爐沒有煙囪,直接在屋子裡燃燒排氣,我第一次看到時就想不會一氧化碳中毒嗎?結果幾年下來聽到好多起。[捂臉]》



《曾經一氧化碳中毒過,有煙囪沒錯,但可能是火爐+煙囪的密封性不太好》



...



明金陵城。



“蜂窩煤?煤球也敢再屋裡燒?不怕死人嗎?”



劉御史驚呼,引得諸位同僚們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