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567章 曲杆原理

 此器械被公輸盛稱為拉鋸機關,工匠使用拉鋸時,分為拉與推,拉鋸一端由人手控,另一頭則連接了木棍,木棍與齒輪為曲杆作用,像自行車一樣的曲杆,齒輪卻不完全與水車有相互作用。 

 當工匠往回拉鋸時,拉鋸拉到一定位置,便會觸動一個機括,機括啟動齒輪會隨水車而車轉,這時侯拉鋸會回收,工匠只需加點力氣,順勢回推拉鋸,便會形成推鋸的效果,鋸片推到一定的位置,先前的機括便會失效,工匠回拉鋸片,一來一回就與二人拉鋸一般。 

 當然工廠內有不同型類的鋸木頭機械,分別鋸不同寸尺的木料,據公輸盛所說,此機械能省去近四成的人力,推鋸的時候輔助較大,工匠僅需出二成力便可。 

 趙雲還親自上去試手,感覺也還不錯,確實如公輸盛所言,回拉的時候全靠人力,推鋸的時候則非常輕鬆。 

 同時鋸幾個來回,就要將拉鋸往下放一些,否則就鋸不到木頭。 

 趙雲發現此機械有一個好處,調好了位置後並不會鋸偏,就算是新手也能很快上手使用。 

 鋸木工廠人員比較多,工廠面積也是最大,足有去皮工廠的五倍,主要還是因為鋸木效率低。 

 不過趙雲也沒有辦法,對當下的情況,他已經相當的滿意,最少有鋸木工具的輔助,可省去四成的人力,這已經是極大的進步。 

 往上的拋光工廠與開榫卯工廠,水車的輔助力則要大許多,當然還是去皮工廠的效率最高,充分利用了水流的動力。 

 傳統的工匠使用刨子刨花,將木頭的切面刨平,據傳中國的刨刀由魯班發明而成,但卻無實物出土的刨刀,證明刨刀發明於春秋時期。 

 考古出土的平推刨刀實物,歷史最是北宋的實物,不過卻有少數木器出土,從表面來看有刨平的痕跡,雖不如平推刨刀的平整光華,但最少證明秦漢時期,中國古代有刨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