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杜甫?

一位穿著樸素,與府門前其餘人格格不入的中年男子正拘謹的站在門口等候。

府門口的家僕看見他寒酸的門口,眼神之中都是不屑,甚至都沒有正眼看他一眼。

而府門口的其餘人也是對著穿著寒酸的中年男子指指點點,甚至有人出口嘲諷道。

“這可是東平郡王府,你區區一個翰林,怎麼可能會受到郡王的召見。”

“簡直是來自取其辱,要我說還不如快點離去,省的被趕出去丟臉。”

“對對對...”

杜甫已經不知道聽到過多少人的指指點點了,他早已經對這些不在乎了。

他在長安已經待了接近十年,受盡了各種白眼,甚至為了討得權貴們的歡心寫下一些自己不願寫的詩句。

而他所做一切都是為了當官,然後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只是理想是骨感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十年的時間,當初那個能夠寫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氣風發的少年已經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窮困潦倒,仕途上到處碰壁不得寸進的中年人。

這是十年,對於杜甫而言是煎熬的,因為他在荒廢這些時光。

他做不到像李白那樣的瀟灑,可以不顧一切的罷官而去,去追尋大好的河山與巡山問道。

而至於杜甫,他沒有這個本事,因為他的志向在朝堂而不像李白那樣。

至於最為重要的原因大抵是因為李白可以千金散去還復來,而他如今還得靠著微薄的俸祿養活一大家子。

杜甫對身後那一眾嘲笑自己的權貴們視若無睹,他就只是站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著結果。

他的心中其實也沒有什麼把握,因為他先前已經拜訪過無數的權貴了,就連剛回長安不久的高仙芝他都曾送上過拜帖。

可是,高仙芝根本就沒有接見他這一個小小的翰林。

而至於拜訪安祿山,是因為他聽聞了契丹在河東所犯下的罪行,這使得他的心中義憤填膺。

恰好又聽說聖人派遣安祿山領軍出塞外攻打契丹,作為一個有心建立功勳的人,杜甫也想試著能不能一同前往。

只是等待了良久,始終沒有人出來,這使得杜甫的心中對於此次的拜訪又沒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