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律考開始

 律師考試就是這樣的一個考試。簡單的知識點,不斷累積,不斷變化,然後考察你對考點的掌握能力。如果你對考點掌握得足夠牢固,考點不論如何變化,答案都會很快在你的心中浮出。如果你對考點掌握不牢固,一道題數個考點中的一個拿不準,就可能在這道題上浪費太多的時間,並且不能保證答案的正確。

 第一張試卷的科目主要是憲法、法理、行政法、國際法等科目。對於這些科目,鄭平掌握還是比較好的,甚至在鄭平看來這些題目基本上就是送分題。

 憲法題你會怎麼考,無非是記憶考點而已,內容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變化。行政法也是同理。嚴格的規範性,讓行政法缺少出題的空間,熟記知識點就可以在考試中輕鬆應對。

 第一張試卷中的難點在國際法方面。國際法在律師考試中,主要涉及國際公法,國際私法,還有國際經濟法這三個科目。要知道,中國缺少精通國際法的人才。法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教育中,三國也不是重點。因為歷史原因,國際法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國家都是西方國家,他們的法學理論與國內的法學理論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而中國法律文化也有自己強大的生命力,一直以來中國的法學理論都是獨特的,同時國際承認也並不是很強。

 中國法律文化的影響力差,除了文化的獨特性的原因,還有中國長期處於封閉的狀態,對外交往差的原因。國際法對於多數考生們難以理解,並且與日常生活聯繫不大。所以掌握也就比較差。

 不過鄭平對於三國的學習還是非常認真的。因為國內對三國法的研究並不是很深入,在律師考試中考得不深,這就等於變相地送分了。刑法民法,大家都在研究,掌握得也普遍比較好,這就讓考題內容難度增加。難度增加,意味著考題很活,意味著你就是對考點反覆研究,最後也不會得到全部的分數。相對來說三國就不一樣了。考得淺,自然就沒有什麼靈活度。這個世界上能夠靠記憶過關的考試,難度都不算大,無非是在考驗你的刻苦程度而已。

 恰恰鄭平就是一個刻苦的人。三國的內容對鄭平來說基本沒有什麼難度。尤其是一道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法的題目,鄭平一看覺得特別親切。因為這道題,他曾經與林蔓爭論過。題目是國際海運時,船艙表面的貨物被海水捲走,由誰來承擔責任。林蔓當時認為,承運人運輸貨物就應對貨物的安全承擔責任。所以應當由承運人來承擔責任。

 鄭平則認為根據國際條約,艙面貨物被海水捲走,除非進行專門投保,否則由貨主自行承擔損失。林蔓非常不理解,兩個人查了一下答案,確認鄭平給出的答案是正確的。

 “這不公平。我把貨物交給承運人,失去了對貨物的控制。為什麼出現損失,還由我來承擔。承運人難道沒有管理的義務嗎?”林蔓說道。

 “你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我的答案是正確的。”鄭平說道。

 “你的答案確實是正確的。但我不能理解。法律應該合理。這個規定非常不合理。我覺得合同法對於承運人責任的約定更為合理。”林蔓說道。

 “首先海運是一個特殊的運輸方式。海運有著非常大的風險,同時國際上從海運的國家是有限的幾個國家。整個國際海運的規則,也是由這些國家組織制定的。這種情況下,海運的規則當然要更多體現承運人的利益了。”鄭平說道。

 “你怎麼知道這些的。老師也沒講過呀。”林蔓回憶了一下,似乎輔導班的老師沒有說過這個內容。

 “輔導班的老師追求的是速度,不可能把這些未列入考點的知識點進行仔細地講解。不過老師在課堂說過,讓同學們自己下課去查找資料,瞭解相關背景。”

 鄭平知道林蔓是沒注意輔導老師的特別交代。課後也沒有去查找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