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家費

 這樣你們沒啥意見吧?”

 以前孩子們都沒結婚,錢擱在一起隨便花,不用費心記什麼賬。

 可現在不一樣了,大兒子娶了媳婦,等於是有了自己的家。

 別看眼下沒分家還在一起吃住,可有的事情必須都算清楚,免得婆媳間互相猜忌,以後鬧矛盾。

 “還有,你們結婚呢,家裡收了不少禮,這些東西我就不給你們了,往後回禮也是我來回。

 等將來老二老三也娶了媳婦,咱分了家,那這些人情往份兒的,就得你們自己出。”

 別看張淑珍沒啥文化,但管家是好樣兒的,一點兒不糊塗。

 “你們結了婚但是咱們沒分家,你們還在家裡吃住。

 所以往後呢,你們兩口子每個月給家裡十五塊錢,這是口糧錢。”

 如今這時候,按供應算的話,一斤苞米也就八分錢左右。

 但盛家孩子多,供應糧不夠吃,都得花高價買糧。

 黑市上一斤糧票三毛三分錢呢,再加上糧食錢,那就四毛多一斤糧了。

 當然,從大鹼場那頭買糧倒是沒那麼貴,總得算起來也得兩毛多呢。

 盛希平兩口子都年輕,飯量大,十五塊錢買的糧,算起來真不多。

 “媽,十五塊錢哪夠啊?還有油鹽醬醋呢?那也不能全都佔家裡便宜啊。

 這樣吧,我們先往家裡交二十,等以後看看情況再多給點兒。”

 不等盛希平開口,那邊周青嵐搶著說道。

 周青嵐可不傻,才不會在這上面計較那幾塊錢。

 他們結了婚沒分家,吃住都跟盛家人在一起,家裡啥事情都不用他們操心。

 每天到點兒下班吃飯,連飯都不用做,多省心啊。

 兩口子一個月交二十塊錢,她工資還能剩下十八塊多,零七八碎的花銷也就足夠了,盛希平掙的就能全攢下來。

 這要是他們分家了單獨過日子,柴米油鹽的啥不都得自己操心?人情往份兒不都得自己掏?哪裡不是花銷?

 一個月二十塊錢夠不夠都兩說,還沒有現在這麼清淨。

 這人與人相處,向來是爭著不足讓著有餘,婆媳之間也是如此。

 婆婆、媳婦互不相讓,針尖對麥芒,那這個家沒有消停時候。

 要是婆婆媳婦都守著規矩,各自相讓,這個家就會和睦很多。

 男人不用再中間受夾板兒氣,工作也順心順意。

 盛希平以前一直擔心,母親和媳婦會不會不好相處,他在中間受氣左右為難。

 如今看來,倒是多慮了,人家娘倆處的挺好,希望這不是一時的現象,最好能一直如此。

 “媽,就照著青嵐說的吧,我們每個月給家裡二十塊錢,要是不夠花了,你再跟我說。”

 盛希平開口,勸了勸那對互相謙讓的婆媳。

 張淑珍本來是心疼兒子兒媳剛成家,想多幫襯點兒。

 既然是兒媳婦這麼通情達理,張淑珍還說啥?那就只能點頭同意了唄。

 就這樣,張淑珍把剩下的七百多塊錢一分為二,連同賬本一起,交給了周青嵐。

 “姑娘,錢你收著,往後你們小兩口有啥花銷了再拿出來。

 平常日子也別不給男人錢,多少得讓他手裡有點兒。

 他這一天朋朋友友的來往,還總上山打獵買點子彈啥的,不好兜裡沒錢。”

 張淑珍還有點兒不太放心,又囑咐了周青嵐幾句。

 “媽,你放心吧,我不管著他花錢。

 希平他不抽菸不喝酒的,我要是再管的太嚴了,讓他那些小哥們兒笑話。”

 周青嵐一聽就笑了。

 回門這幾天,孃家媽沒少囑咐她,告訴她不少跟男人相處的方法。

 周青嵐這麼勤奮好學的人,那肯定是全都記在心裡了。

 張淑珍一聽這話,也不好再囉嗦了,“哎,哎,對。

 日子是你們兩口子過,媽不摻和那麼多,你倆慢慢相處就好了。”

 兒子娶媳婦之後,做母親的就應該自覺退出,別插手太多,也別仗著婆婆的身份指手畫腳。

 不管分不分家,兒子都已經成家了,人家小兩口怎麼過,都少摻和。

 話談到這兒,基本上也就可以了,沒必要再嘮下去,正好時間也不早了,張淑珍就催著盛希平夫妻回屋歇著去。

 於是小兩口拿了錢和賬本兒,回西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