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玄宗出逃,大唐問題

 虞美人說的話無疑是殘忍的,

 但還是要說。

 為什麼不說呢。

 不說有的朝代安史之亂已經發生。

 就說還未發生安史之亂,和即將發生安史之亂的朝代。

 要是聽得不足夠清楚,怎麼能防患於未然呢。

 [而到這,也不過才天寶十五年。

 李隆基在長安陷落之前,匆匆出逃,最終逃到馬嵬坡,也是在這個地方,寵冠後宮的楊貴妃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與她同時結束自己生命的,還有那個靠妹上位的奸臣楊國忠。

 接著,李隆基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登基為帝。

 安祿山被殺之後,李隆基被尊為太上皇,享年78歲。

 廟號玄宗,葬於唐泰陵。

 同年久病纏身的李亨亦駕崩。]

 [李隆基的一生說完了,總結來說,他的一生半明半暗,半神半鬼。

 如若他在天寶元年,就駕崩逝世的話,相信沒有人會在意李隆基在那時一點無傷大雅的昏聵。

 那時的他,是有資格在千古一帝榜上爭上一爭的。

 只是可惜,他晚年捅的簍子太大,大到需要整個大唐一起為他的過失買單。

 大到後人無論多麼喜歡他,最終也只能說上一句,他若是早死上二十年,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虞美人的話說完,各位面皆是靜默。

 誰人的腦海中,不會想起開元盛世時長安的繁華。

 可誰又能忘記,天寶十四載之後,長安如人間地獄的場景。

 [但凡李隆基清醒一點,把腦子裡的水倒一倒。

 憑李隆基的政治頭腦,未嘗不能把一切扼殺在還未發生以前。

 同樣的,那個時期的大唐,問題可是真的不少。

 若是問題得不到解決,也許雖然不會有安史之亂的發生,大唐的崩塌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

 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很多百姓遷徙流亡。

 土地兼併,跟世家是脫不開關係的。

 再加上,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過著糜爛奢侈的生活。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