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趙過和齊民要術

 這個方法更不是在被發現後,就被不經實驗的推廣。

 而是趙過在自己劃的試驗田,親自實驗,確認可行,才推廣開來的。

 百姓們吃飯的東西,由不得兒戲,不是嗎?]

 是的,虞美人並沒有說錯,試驗田。

 一個在現代並不陌生的詞彙,又有誰能想到,在兩千年之前老祖宗就先做了呢。

 百姓更是一陣陣驚歎,雖然聽不懂,但總覺得很厲害,很嚴謹的樣子。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

 [種地並不是空中樓閣,能夠隨便紙上談兵,瞎指揮的。

 這位西漢的農學家,顯然也知道這一點。

 他先是自己劃了一部分的田,嘗試過代田法確實有可行性後,才逐步推廣開來。

 其次,在總結了代田法後,趙過還研究了很多非常實用的種田工具。]

 話落,天幕再次變化,把示意圖和圖解圖放出來,圖畫也儘量詳細明白。

 秦朝。

 要啥沒啥的老祖宗,根本就沒猶豫,讓身邊的人把天幕所說全部記清楚。

 那個漢朝雖然取代了他大秦。

 但人才倒是不少。

 這若是都在他手下該有多好。

 祖龍陛下有些遺憾的想著。

 ……

 [值得一提的是,趙過在推行代田法的同時,也在大力的追求牛耕。

 併發明瞭功效高的播種機——耬車。

 東漢崔寔《政論》記載說:“三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耬,皆取便焉。”

 說的就是趙過改進的三腳耬車。

 這並不能說是一個完全全新的發明創造。

 因為三腳耬車系從獨腳耬、二腳耬發展而來。

 人類的智慧總是無窮的,科技也總是進步的。

 趙過發明的三腳耬車,自然也是如此。

 因為三腳耬車,成功把開溝、下種、覆蓋、鎮壓等播種工作,集於一機。

 省工省時,能達到“日種一頃”。

 我們來看一下耬車的構造——

 犁上裝一個耬鬥,用來盛谷種,耬斗的兩足外圓中空,直伸到地裡。

 耕地時,一面破土,一面搖動耬鬥,種子就由外圓中空的耬鬥足播入土中。

 這樣看,種地是不是方便了很多。

 而且,悄悄跟大家說,因為這個農具實在是太好用了,一直到封建王朝末期還有人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