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所以,懂了嗎?

 之前還想著,反正他們現在的日子過下去,這能正常過還是正常過。

 要不還是先聽聽這倆皇帝都幹了啥再決定吧。

 ……

 東漢人正糾結猶豫中,就聽見虞美人嘆了口氣,想到漢桓帝幹得事情,心情尤其複雜。

 [我先把漢桓帝那點好的說完,畢竟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桓”配他還是沒啥問題的。

 劉志在位的期間,任用涼州三明平定羌亂,討伐鮮卑並將其趕至塞外,還重新收服了西域的龜茲、烏孫等國,並恢復了東漢與天竺和羅馬帝國之間的朝貢貿易。

 另一方面,他又採納韓演建議,將專權的五大宦官全部貶黜。

 這麼一看,其實也還行,但先看他另外做的事情再說。

 簡單說,他興起黨錮之禍。

 黨錮之禍,指的是我國東漢時期,漢桓帝、漢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

 我先說,我不站隊,我只是平等的內涵著每一個我想內涵的人。

 並平等的歧視著每一個昏君。]

 虞美人提前打了個預防針,才繼續說道。

 而虞美人接下來的話就是王炸,把聽天幕的、不知道東漢時期發生什麼的人都震傻了。

 這這這……

 [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想要了解這件事的始末,我們就先得知道那個時期的一點背景。

 東漢桓靈二帝時,當權者分為宦官、外戚兩派,交替專權。

 宦官黨有侯覽、曹節、王甫等,他們任用私人,敗壞朝政,為禍鄉里。

 像是侯覽,他就曾奪人宅舍三百八十一所,土地一百一十八頃。

 其兄更是謀財構陷無辜,聚斂上億的財富。

 但這些事有人管嗎,答案是並沒有。

 相比之下,外戚集團都顯得比較清正了。

 因此,在當時,身為貴族的李膺、太學生郭泰、賈彪等人,與外戚一黨聯合,對宦官集團進行激烈的抨擊。

 而這些人就是通常被稱作士人,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士大夫的那些人。

 據說他們品德高尚,時稱君子,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等外號。

 他們具體指的誰我就不念了,但我說幾個關鍵人物,如竇武、陳蕃、李膺、巴肅等人,他們都是後續會出場的人物。但這些外號的意思我還是要說一下的。

 三君:為“一世之所宗”,即值得世上人學習的榜樣。

 八俊:為“人之英”,即人中英傑。

 八顧:為“能以德行引人者”,即道德可以為他人榜樣的。

 八及的意思是,為“能導人追宗者”,即可以引導其他人學習三君等榜樣的。

 八廚的意思是,為“能以財救人者”,即不惜家財,救助有難者的。

 就,該說不說,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後,我的感覺的,我們是不是真這麼品德高尚我不知道,但人家是真的會營銷,但其實還是有些不一樣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