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三百六十章 反間計

這時,劉洵說。

劉將軍,我知道你世代忠良,忠君為國,是我們隴西的驕傲,但現在大勢所趨,你就算不為自己考慮,難道你也不為自己那十萬將士著想嗎?一旦戰端開啟,那就是血流成河,生靈塗炭啊!這仗打得有何意義?為了什麼而打?就為了一個忠義的名聲嗎?

可是難道大涼王陳長生就不是漢人嗎?

人家大涼王陳長生可是一向以天下百姓為重,對手下的將領也是非常公正,所以所到之處,百姓歸心,將士都願意為他拼死賣命!這樣的人,就連我都十分敬佩,恨不能隨時陪伴在其左右,效忠這樣的明主,難道是可恥的

事嗎?能夠止戰息兵,不僅是您的幸運,也是朔方百姓的幸運啊!

不得不說,劉洵遊說的本領還是很大的。

聶勝聽完,也是默默無語。不說打,也不說不打。顯然他陷入了極大的矛盾之中。一時還很難走出那一步。

他不做決定,邢亮和聶勝卻逼著他做決定。

邢亮在後面一會兒一發炮彈,一會兒一枚火箭彈,聶勝也在黃河對岸不時調動兵馬,做出渡河與邢亮夾攻大梁軍的姿態。

弄得大梁軍人心惶惶,都盼著主將劉伯當快拿主意。

終於,在強大的心理和軍事的雙重壓力下,劉伯當決定投降大涼。條件是讓手下不願歸降的軍士能安全回去。

“那是當然,大涼軍乃是仁義之師,不會難為這些兵士!”劉洵滿口答應下來,然後把結果告知聶勝。

聶勝見一個反間計就破了劉伯當的北伐計劃,也是十分高興。

不僅讓不願投誠的大梁兵拿走自己的隨身軍械,還每個人發了五兩銀子當路費。

十萬大梁北伐軍,倒有三萬願意跟著劉伯當投奔大涼國的,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北方四州的百姓。見自己家鄉在陳長生的治理下,過得比之前還好,哪裡還有心思回去?剩下七萬梁軍都是南方各地或者國統區的百姓,他們惦記著家人,自然不願降。但當他們果真一分不少的拿到了路費,也是百感交集。大梁皇帝亓無忌發軍餉的時候,也沒這麼痛快過啊!還

是人家大涼國主大方。

聶勝和邢亮雖然花了幾十萬兩銀子,卻免了刀兵相見的災難,讓大梁兵卒感恩戴德。不得不說,這波收買人心的操作,幹得實在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