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離開永福宮後,周瑾行去看許太后。




秦嬤嬤走進屋內,壓低聲音道:“娘娘,聖上走了。”




鄭惠妃默默放下碗盞,懸掛的心稍稍落下。




方才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總覺得那人彷彿發現了什麼一樣。




良藥苦口利於病。




那碗預防風寒的湯飲最後還是被她飲下了,她還得跟他周旋很長一陣子呢,自要好好保住身子。




秦嬤嬤似有牢騷要發,嘀咕道:“老奴打聽過了,據說皇莊要種三千多畝的白疊子供淑妃娘娘觀賞。




“那麼多白疊子,得耗多少錢銀,聖上竟然也允了,縱容成這般,簡直不成體統。”




鄭惠妃緩緩坐到榻上,“聖上偏寵溫淑妃人盡皆知,侍寢,共乘,出入,皆要帶她,你同我說這些,有何意義?”




秦嬤嬤被噎了噎,說不出話來。




鄭惠妃淡淡道:“人家好歹是一國之君,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得心的人,若連這點喜好的權利都沒有,還做什麼君主?”




秦嬤嬤沉默不語。




鄭惠妃疲憊道:“我乏了,等會兒太子過來,讓他自行溫習功課。”




秦嬤嬤應是。




去往壽安宮的周瑾行面色略微古怪,昨晚他翻看近幾月壽安宮周邊的來往人員,鄭惠妃來的次數是要比以往多一些。




鄭惠妃以前曾是許太后安插進來的,知道他的忌諱,理應避嫌。




這些年她也確實安分守己,就算有打理六宮之權,也毫不驕縱,處事素來低調,叫人挑不出錯處。




這是他把太子養在她手裡的根本原因。




與壽安宮那邊頻繁接觸,不免讓他生出疑竇。




此刻壽安宮的許太后躺在榻上,鍾嬤嬤剛喂完藥。




室內燒著炭盆,暖洋洋的,許太后嫌藥味重,鍾嬤嬤開窗透氣。




外頭的冷冽從縫隙鑽進來,一下子把藥味沖淡不少。




沒過多時,宮婢來報,說皇帝來探望了。




許太后疲乏道:“讓他進來罷。”




周瑾行撩袍進寢殿,向許太后行了一禮,關切問道:“阿孃可好些了?”




許太后道:“紮了銀針,用了些藥,比前兩日好多了。”




周瑾行坐到凳子上,看她氣色不佳,說道:“天氣愈發寒冷,阿孃可要注意著些,莫要再受寒,恐病情反覆。”




許太后“嗯”了一聲。




母子敘著家常,哪怕相互間早有隔閡,仍舊維持著表面上的體面。




似想起了什麼,許太后忽然說道:“七郎的事哀家原不該多嘴,只是鄭惠妃心中有怨懟,你還是多顧慮著些。”




周瑾行沉默。




許太后繼續道:“自打溫淑妃進宮後,七郎對她甚是偏寵,想來那孩子的脾性是合你心意的。




“我這個老太婆原不該多管閒事,不過後宮的女郎總容易爭風吃醋。




“鄭惠




妃雖識大局,到底是女兒家,難免有點小家子氣。回數多了,就往哀家這兒跑,傾訴七郎對她的冷落。




“哀家年事已高,管不了這許多,七郎自己也該有分寸。”




這番話巧妙地解釋了為何鄭惠妃頻繁來壽安宮接觸的原因。




周瑾行沒表現出什麼情緒,只道:“兒知道了。”




許太后咳嗽兩聲,“後日的宮宴哀家就不去湊熱鬧了,拖著病體總是沒什麼精神,省得掃你們的興。”




周瑾行:“那阿孃多加休養。”




許太后點頭,又問道:“我聽鄭惠妃說你打算在皇莊種數千畝白疊子用作觀賞,可當真?”




周瑾行應道:“兒打算試一試用白疊子做紗線紡織。”




聽到這話,許太后愣了愣,詫異道:“白疊子可是金貴東西,用它來織布,豈不比絲綢還昂貴?”




周瑾行搖頭,“可以育種,只要種子廉價,種得多,自然就尋常了。”




許太后輕輕的“哦”了一聲,試探問:“這法子可是溫淑妃想出來的?”




周瑾行:“對,兒覺得似乎可行,便由著她了。”




許太后沒再多說什麼,只道:“腦袋瓜是要比鄭惠妃聰慧許多。”




之後二人又說了一陣子,周瑾行才離去。




室內清靜下來。




許太后望著炭盆,不禁有些失望。




她那好大兒,瞧著精氣神兒似乎還不錯,看來鄭惠妃那把刀不太中用。




這都一個多月了,也沒見什麼影兒。




許太后緩緩閉目,百無聊賴地掐捻珠,日子委實太漫長。




走出壽安宮的周瑾行忽地頓身,回頭看了一眼。




秋風蕭瑟,紅牆綠瓦在陰霾的天空下顯得死氣沉沉。




想起方才許太后說起鄭惠妃的話,到底有幾分真假?




值得推敲。




見他似在神思,黃內侍小心翼翼道:“陛下?”




周瑾行回過神兒,“回了。”




步輦早就侯在一旁,周瑾行由黃內侍扶著坐上去,待他坐穩後,八名內侍起身將其抬回乾政殿。




待到宮宴的頭一天,屬於長春宮的年例由內務局派發過來。




有金錠兩枚,白銀二十枚,以及各色錦緞共計數十匹,還有獸皮兩件。




宮裡頭的器物禁止外流,但錢銀不一樣。




溫顏掂了掂那兩枚金錠,沉甸甸的。




這些錢銀用作購買棉花種子足夠了。




她歡喜地看呈上來的布匹,花色多數都偏鮮豔,畢竟她年輕。




採青是陪嫁來的體己人,溫顏挑了一匹布給她裁衣。




因著是婢女,不能越級,只能用次些的緞子,但也體體面面的。




還有程嬤嬤和小安子各選了一匹賞賜。




明日就是宮宴,每回遇到這種大型場合,程嬤嬤就會花費心思把她收拾得光鮮靚麗。




翌日一早她就被催促起來梳洗。




溫顏睡眼惺忪,作為一名起床困難戶,早起真的需要勇氣。




採青給她洗了把冷水臉,她才稍稍清醒了些。




用完早食,一干人等麻利地打理她的行頭。




圓髻被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的妝容偏穩重,頗顯端方。




白色裡衣外是加絨的杏色交領衫子,外罩鮮亮的團花紋橙色短褙子,下半身則是破裙,裙內穿了保暖的長褲。




短褙子布料厚重挺括,內裡夾絨,極具保暖效果。




溫顏生得白淨,搶眼的橙色襯得氣色極佳。她站在衣冠鏡前,再次折服於程嬤嬤的審美。




採青取來禦寒的牙色斗篷,程嬤嬤給她披上。




室外冷,需斗篷防風,到了室內就可脫去,因為有炭盆取暖。




像宮裡頭的主子們都有地龍供暖,用煤炭作原料供應整個冬天。




但要在入冬才開始供應,因為這個時代的煤炭極其昂貴,一個冬天就會燒掉不少錢銀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