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靜悄悄的發展

 第二天,李巖來找胡湘。

 “公子,你說的那個水泥,真是好東西,用它和沙子混合後,幹了後很堅硬,比糯米灰漿都結實,但它可比糯米便宜多了,”李巖說道。

 我國古代工匠最開始使用的粘合劑,是黃泥和草的混合泥漿。

 從周代開始這種粘合劑成分逐漸被石灰取代,由石灰、黏土、沙子組合的“三合土”異常受工匠們的喜愛,這三種東西按比例加水混合,用於建築粘合劑,乾燥後很堅固。

 在距今大約15..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古代的建築工匠將糯米、熟石灰以及石灰岩混合,製成漿糊,然後將其用於磚石的空隙中,這種具有超強粘合劑就是糯米灰漿。

 當然,這功能強大的“糯米灰漿”成本也是十分的昂貴的,最早在南北朝時期是應用於貴族陵墓,到了隋唐年間,開始用來修橋搭廟。唐朝的開元寺就是用“糯米灰漿”來加固,歷經千年屹立不倒。

 而建於唐代的泉州古塔,也是以“糯米灰漿”的地基,扛住了七點五級的地震。不過,當時這“糯米灰漿”還是太金貴了,畢竟用了古代短缺的糧食-糯米,只有重大工程時,才會用上。

 “裡面加上鋼筋,就可以當梁了,”胡湘說道。

 “恩,要是能代替木頭,那武安的就能蓋更多的房子了,現在石灰場老趙頭,也想要安裝蒸汽機了,現在水泥供不應求。”李巖說道。

 “武安城,還沒有一個塔樓,該建設個塔樓了,”胡湘說道。

 “恩,上面在安置一個擺鐘,就更好了,”李巖說道。

 其實胡湘也很想把武安城,建設成後世見到的古城旅遊地那樣的建築,最好都是二三層的建築,但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還是先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先保住武安在說。

 不過也不能一點也不建設,先建個塔樓。

 胡湘和李巖來到機械坊。

 李冶給胡湘說,軋棉機制作出來了。

 胡湘等人來到軋棉機邊。

 這個軋棉機主要由兩個滾筒組成:一個滾筒上面佈滿了鐵製的尖釘,抓住棉花,將其跟棉籽分開;第二個滾筒上佈滿了短而硬的毛,將第一個滾筒上的棉花刷下來,使其不致堵塞。

 有個這臺設備,棉花和棉籽的分離,就快多了。

 “這個軋棉機真是太好了,有了這個,棉花和棉籽分離真是快了,”李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