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重建無當飛軍

 這前世的遺憾便是無當飛軍!! 

 無當飛軍,這是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後,利用當地蠻夷兵源,所組建的一支部隊。 

 蜀漢後期主力之一,不,沒有之一! 

 特別是那個獨一無二的男人:末代司令張嶷。 

 在越嵩長期生活患了風溼病,被召回成都,“扶杖然後能起”,病情十分嚴重, 

 但仍然要求上戰場,討伐魏國,最後求仁得仁,隨姜維北伐中, 

 為掩護主帥退卻,約五千名無當飛軍在張嶷率領下進行最後一戰,全軍覆沒, 

 與兵力二倍於己的魏軍同歸於盡,而張嶷本人也實現了他“殺身以報”的承諾。 

 “南土越幽民夷聞嶷死,無不悲泣,為嶷立廟,四時水旱輒汜之。” 

 忠勇可嘉,做人為官也很成功,值得自己效仿~ 

 但在慘烈一戰後,無當飛軍便不復存在。 

 因為軍魂沒有了, 

 你可以保留建制番號,可以重新制作部隊的旗幟,粉飾部隊的歷史, 

 但軍魂沒了,是沒法一句話就重新凝聚起來的。 

 沒了就是沒了,不以一竅不通的領導意志為轉移。 

 這回,魏延就是要用零陵的地方蠻夷,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無當飛軍! 

 仗著實現“財富自由”,魏延一出手就是“大方無比”, 

 從八大首領手下抽取8000兵丁! 

 一個首領出1000人不說, 

 還要從自己的子嗣中選派出一個年富力強的勇士做千人督, 

 下轄兩個部曲,一個部曲500人,曲長也是由蠻族人自己選出來的。 

 8個千人督,直接聽命於魏延。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幾位首領很放心, 

 因為基層的控制權依舊掌握在他們手中,又沒有漢人的滲透,保持了“原汁原味”。 

 魏延要的就是蠻夷的真心歸附, 

 也只有如此,才能調動積極性,挖掘出最大的戰爭潛力,強行加入漢人的“監軍”?只會添亂。 

 畢竟,眼下還找不到張嶷這樣的人物~ 

 還有一個好處,這8000人都是蠻夷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