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心有靈犀(1)

 反正荊北三郡也不在自己的戰略計劃內,多少無所謂了。 

 雖然不太喜歡馬超的某些行事風格,但魏延此時也要把這位供起來拜拜了。 

 馬孟起啊,你雖然是個坑爹高手,但卻幫了外人很多,真是大愛無疆啊! 

 …… …… …… 

 …… …… …… 

 …… …… …… 

 曹操的異動,也引發了孫劉聯軍的連鎖反應。 

 特別是孫權一方,雙眼冒光的看著荊北亂局,眼饞、心痛的不行。 

 200萬+的人口就這麼被拐跑了?!!不可以!!! 

 於是,勒令周瑜,加強對江夏攻勢,突破壁壘,在曹洪搬遷完成之前能搶多少搶多少。 

 順帶著,也讓孫劉聯軍的聯盟,愈發的鞏固了: 

 擊穿曹操留下的防線,光靠自己不夠,需要荊南給江陵更大的壓力, 

 不用打下江陵(最好別打下來),能讓南郡和南陽郡無力援助江夏就行。 

 所以,戰場上各方在緊鑼密鼓的調動,外交戰線也是來往穿梭。 

 江東的決策人自然是孫權,影響孫權決策的便是魯肅魯子敬, 

 諸葛瑾,是具體的執行人,和諸葛亮通氣。 

 隨著曹軍的退縮,這條戰線終於不用再各種繞道迂迴,而是直接定在了臨湘。 

 諸葛亮,內政外交一攬子計劃,都要在這裡解決。 

 因為……集團舉足輕重的人物,風頭正勁的魏延,正在此處。 

 隨著“人屠”和“科技大牛”這樣的名聲起來後,儼然成了各方關注拉攏的對象。 

 ——自然,對於曹魏陣營來說,惡名滾滾,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 

 “文長,別來無恙啊~” 

 和諸葛瑾溝通交換意見後,諸葛亮這才來見魏延。 

 小半年的功夫,再見此人,可以說是五味雜陳,感慨良多。 

 諸葛亮是樂於見到魏延成長和進步的。 

 集團人才凋敝,元老派勇則勇矣,但大多年歲已高,中青代將領再不迅速崛起, 

 主公駕鶴西去留下的這產業還如何發展壯大? 

 但是,這魏延的進步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些吧? 

 一向沉穩的諸葛亮,忽然有了一種失控的感覺,特別是在和心腹楊儀覆盤了武陵事件後, 

 更加確信這一點:魏延,沒有表面上看的那樣簡單。 

 在對付曹操的大方向上大家沒有分歧,但是,之後呢? 

 特別是夜觀天象,發現魏延的命運和走向(系統的影響)越來越無法捉摸後…… 

 “軍師好久不見,一路上辛苦了~” 

 看著風塵僕僕的諸葛亮,魏延由衷的說道。 

 果然,和上次看到的數據相比,諸葛亮的信息面板發生了變化: 

 屬性“火攻”,已激活,宿主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