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流量不足 作品

第25章 水下船廠

 其實水下三百多米的潛航相當無聊,特別是當姜鈴得知,在潛航器裡完全看不到外界以後,她更是一點興趣都沒有了。 

 事實上,除了那些潛不了多少深的民用潛艇和科研用的海底探測器以外,大部分潛艇都是被好幾層密不透風的外殼包裹著。潛艇裡的人們只能依靠先進的傳感器、豐富的經驗和一些運氣,去操控潛艇。那些外界發生的真實情況,大多都只存在於少數幾個知情人的想象中。 

 姜鈴在休息室裡隨意地找了張床位,躺在上面。人工智能開的潛艇非常平穩,她絲毫感覺不到自己處於快速運動的狀態。或許是厚重的海水屏蔽了感知,她很快就進入了夢鄉,一覺睡到了寧靜五號靠岸。 

 為了方便人員和材料的進出,這個造船廠採用的是同一大氣壓的設計,所以它的出入口和東海站差別不大。待潛航器被機械臂固定到承重架上後,海水就被著管道底部的高壓水泵抽走了。 

 抽水的過程中,管道頂部的氣閘也隨之打開。鼓風機的噪聲比較大,在水位降低到一半的時候,失去了海水的阻隔,這才把姜鈴弄醒過來。 

 告別寧靜五號,一行人一同離開了出入口,只留下了大副。直到這時,姜鈴才知道,這個所謂的大副,才是寧靜五號的原配艇長。 

 它的自動化程度真的很高,不然也不可能用作教具。 

 開動那艘潛航器實際上只需要一個人就夠了,當然,僅限於走一開始就設定好了的線路。 

 在出入口附近的工作平臺上,有一面三人高的簡易地圖。它上面標識了這個地圖的所在位置,還展現了一些隱藏的信息。 

 幾人路過它的時候,姜鈴在上面瞥了一眼。 

 原來,水下造船廠本質上就是大一點的潛艇。它們的每一個,都能獨立建造中小型潛艇,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組合起來,從而生產一些不可告人的大傢伙。 

 從總體上看,它們是一根根巨大的六稜柱。首尾兩端都是貫通的,每一個平面都有很多處用於組合的接口。那些接口看起來有六種大小,最小的只有無人機能鑽過,最大的可以通過戰艦。 

 幾人沒有步行太久,就在工作平臺的一邊,坐上了一輛順路的運載車。 

 造船廠裡的工人其實不太多,更多的是一些工業機器人。它們全都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遇牆有洞鑽,遇懸崖有軌道坐,比普通人要方便多了。 

 姜鈴坐在運載車的後座上,看著兩邊車窗外不斷掠過的機械臂,她感覺自己就像是個流水線上的沙丁魚,或許再穿過幾道閘門後,就得淋上調味料裝進罐頭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