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又升級了

 相比於孔丘天皇巨星般的待遇,趙匡胤順滑的發現,自己似乎永遠是當配角的命,因為他瞥見了趙普居然在聽到孔子的名字後,頗為鄭重地整理起了自己的衣冠,一副好像要去相親的樣子。 

 居然和孔子搭在了一起,換一個人不好嗎?他在心裡嘟囔著。 

 正在整理文獻的孔子看著眼前突然冒出的面板,和詢問是否連接的對話框,自然的選擇了是。 

 蕭盼盼得到了二人同意連接的回饋後,高興地說道,“歡迎兩位大人物加入到這次的直播連接。老規矩,按時間順序來,從孔子先生開始。對了,您應該沒什麼錢吧,所以就別想著打賞的事了。” 

 孔子看了看自己的一眾弟子,他不覺得自己缺這點錢。 

 蕭盼盼也完全忘記了,人孔老夫子是可以搖人的。 

 “哦,還有。”蕭盼盼突然想到了什麼,慌忙的補充道,“您可別想著和我探討什麼經史子集的具體內容,我最多就是讀書時看過一點您的《論語》而已。什麼《尚書》,《春秋》都沒有真的看完過,連《詩經》也只是以前背過一些,現在早忘乾淨了。” 

 蕭盼盼的這番話讓孔子忍俊不禁,也讓他管中窺豹的看到了未來世界的教育內容之廣博,一個不讀經史子集的人卻要來談論時代和社會,莫名間讓他品味到了一種荒誕感。 

 而這種荒誕感的來源,就在於他知道這個未來的女子,哪怕不讀那些典籍,也真的可以來討論一下這些事情。 

 孔子可以接受蕭盼盼的“不學無術”,但在儒學獨尊時代的一些文人卻有些繃不住了,紛紛覺得蕭盼盼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是自己能和至聖先師對話,那經史子集裡的一撇一捺都要被自己剁碎了以後,拿去問孔老師該怎樣解讀,問它們有沒有四種寫法。 

 幸好蕭盼盼不知道這些人的想法,要不然高低來一篇《孔乙己》的全文朗讀,刺激一下這些人的血壓。 

 “《論語》是我著的?”也許是當老師的習慣的,所以孔子的問題多少帶著點循序漸進習慣。 

 蕭盼盼搖頭,“是您的弟子在您去世後編撰而成。以語錄體和對話體的形式,記錄了您和您弟子的言行,表現了您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差不多到宋朝時,這本書和《大學》,《中庸》,《孟子》一起被稱為四書,也成為了主要教科書。” 

 “另外,其它三本也是您的弟子和後代所作的。”蕭盼盼補充道。 

 聽到這的孔子是很滿意的,他再一次看了看跟隨自己整理文獻的弟子們,看著他們眼中赤誠的光芒,他更加堅信了自己當下的選擇,教育的重要性無可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