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152章 宋朝要面對的時代

 蕭盼盼搖頭,“這群人的思維模式讓我至今都難以理解,戰事少了,沒有了立功的機會,沒有得到賞賜的機會,他們會不高興,於是要打仗,不打就另立一個皇帝,大家重開一局。” 

 “但要打也只能撿軟柿子打,打強敵是不行的,久戰也是不行的,只能去打那種又快又輕鬆的戰役。” 

 一眾安史之亂前的帝王將相此時真的驚了,他們完全想不到軍隊會變異成這副模樣。 

 蕭盼盼嘆息一聲,“整個五代宋初,短短六十年的時間裡,一把手變更了八個姓,換了十四個人,這樣的時代是您終結的。” 

 北宋的文人們聽完了蕭盼盼的這段講述,心裡一時間也是難受無比。心想著,既然你都知道,為什麼還要如此苛待我們的時代? 

 彷彿知道北宋文人們在想什麼一般,蕭盼盼接下來又說道,“狂野的暴力機器被壓制住了,這是宋朝的歷史功績,但代價卻是對文官群體的過度拔高,從此在興文匽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只剩下了兩次的家國沉淪。” 

 蕭盼盼做了個深呼吸,“最可氣的是,被皇帝,被天下如此器重,恩養的庶族地主群體,往往都是在危機到來時最快滑跪的群體,其毫無廉恥的嘴臉和那些為了自己利益就挾持天下的狂野軍兵有什麼區別嗎?” 

 北宋的文人們感受到了暴擊,一時間怒氣難忍,但又無話可說,因為這個未來的女子並不是在誹謗他們,而是在陳述未來自己的這個群體中會發生的一些歷史。 

 南宋的文人們則思緒繁雜,不知道如何面對。 

 “而且這種沉淪對後世起到了一種惡劣的示範作用,即國家的平安是可以靠送實現的。送金錢,送女人,送國土,為此這個時代的統治群體還大規模的滑入到了一種精算思維當中。” 

 “所以現在,請你們記住一段話。”蕭盼盼清了清嗓子,“庸俗的事務主義家不是這樣,他們尊重經驗而看輕理論,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沒有遠大的前途,沾沾自喜於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