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173章 開始出現了問題

 居然還用這個人?一些古人感到吃驚。 

 倒是當皇帝的很理解,為什麼這位總統還要用這個敗軍之將。 

 “此戰的目的是趁我軍的休整不足,以十倍兵力進行突襲,企圖一鼓殲滅。” 

 這次的結果會是如何呢?諸葛亮思考著。 

 “第三次圍剿和前兩次一樣,一開始敵軍進展十分順利。我軍方面則因為第二次反圍剿作戰的疲憊,只能倉促應戰。但依然實現了調動敵人的目的,抓住戰機在蓮塘、良村和黃陂重創了上官雲相的第四十七師和郝夢齡的第五十四師,一度佔據主動。” 

 “但很快,我軍主力又在八月十六日陷入敵軍的重兵包圍,只是敵軍未能抓住戰機,我軍於八月底跳出包圍圈。” 

 “為了改變被動局面,我軍於九月七日至日,與蔣鼎文第九師、韓德勤的第五十二師在白石、張家背一帶激戰,此戰勝利。但在和第六十師、第六十一師在高興圩激戰時,我軍主力損失慘重。” 

 “整個第三次圍剿與前兩次相比,敵軍基本控制戰場局面,我軍多次陷入被動,接連受到挫折。但總體上我軍依然取得了勝利,以三萬人的兵力,殲敵7個師,17個團,俘虜一萬五千餘人,繳槍兩萬支。” 

 “而在差不多同一時間,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入侵東北。與此同時兩廣軍隊聯合反j,故而最終使得j總統不得不撤軍。第三次圍剿就此結束。” 

 這段敘述讓各代的帝王將相們理解了蕭盼盼說的名義上統一是怎麼回事。 

 “此次反圍剿勝利後,上層代表團不指名的批判了老師的土地政策,隨後召開了一次代表大會,宣佈臨時政府成立,選舉老師為主席。” 

 這就是建制了。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說道。 

 “在根據地發展一片欣欣向榮時,位於上海的上層因為核心成員的被捕叛變陷入癱瘓。共產國際遠東局建議另組中央,在王明的推薦下,僅24歲的博古組建了臨時中央,並於當年12月抵達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