瑂憶覗 作品

第34章 懸壺濟世

 她當然說了! 

 “是我忘了,”柳氏咬牙切齒地回答,“事情太多,一忙就忘了。” 

 而杜氏聽了那小姑娘的話,瞬時把人物關係理清了,“這就是信上說的憶巧吧?” 

 杜憶巧,杜老五與柳氏唯一的子嗣,現今三歲。 

 再然後,杜氏看向林曜之,目光溫柔,“曜之都長這麼大了啊。” 

 林曜之也認出了面前這個溫婉爾雅的杜氏是曾經那個在商場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杜阮。 

 倒不是杜氏外表有很大的變化,主要還是氣質的轉變。 

 到底還是在永靖侯府待久了,杜氏逐漸將自己凌厲的鋒芒藏了起來,包在柔軟的外表下。 

 “杜姑姑,侄兒失禮了。”林曜之說道,對著杜氏行了個晚輩禮。 

 “你怎麼入京了?”杜氏好奇地問。 

 辰國過年過節講究的都是一家人團團圓圓,除非有什麼特殊原因,否則無論多遠,異鄉遊子都會趕回家過年的。 

 “他呀,一是求學而來,二是遊歷人間,增長見識,就跟著我們過來了。”杜老五代為回答。 

 “求學?”杜氏不解,“我記得你之前學醫學得挺好的,怎麼又……” 

 林氏一族,世代行醫,在北域經營多年,熟悉各種刀傷劍傷,林曜之的祖祖輩輩不知道治好了多少邊疆士兵的傷。 

 更有將軍為林氏一族請功,叫宸澤帝厚厚封賞了林氏一族。 

 不過林氏一族生在邊疆,是灑脫肆意之人,並不願被困在小小一方宮牆之中,只為三三兩兩人治病,所以婉拒了宸澤帝的封賞。 

 見林氏一族心懷大義,宸澤帝更是感動,便不勉強,御賜牌匾再賞賜黃金百兩,如今寫著“懸壺濟世”的牌匾正高高掛在林氏的大門上。 

 所以,林曜之的求學,叫杜氏下意識的以為是他打算棄醫從文。 

 “侄兒聽聞京中有一醫館,名為百善堂,”林曜之如實回答,“都說百善堂的大夫有回春之術,所以想來長長見識。” 

 見他初心不變,杜氏十分讚賞,她一高興,就喜歡撒錢,“是個好孩子,好好學,來,過年了,這點兒壓歲錢拿去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