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貓和小魚乾 作品

第4章 我的外婆、外公、母親

 我的外婆生於1908年,孃家在鄒家莊,也就是我們村,有兩個哥哥,十幾歲的時候,跟著別人去“闖關東”了,留下外婆和年邁的父母。 

 1924年,外婆16歲的時候,嫁到了和鄒家莊一條路之隔的田家莊,沒幾年,外婆的父母都去世了,外婆從此沒了孃家。 

 外公從小沒有娘,跟著他的父親一起生活,靠著幫別人種地、收拾桑條生活。 

 外公的家在村子的東南角,跟他兩個三服的堂弟住一個院子,正門衝北開,二堂姥爺住第一進,有一個閨女和兩個兒子;外公和太外公住二進的一間房和半間堂屋,另外半間堂屋和一間房是二堂姥爺的;最南面的一進是大堂姥爺和他的一女一兒,大堂姥姥也很早就去世了。 

 村裡,田是大姓,而且有家譜的,外公他們這一代為林,比如田*林,下一輩為士,田士*,第三代為革,田*革。 

 村裡其他的田姓人家,和他們三家的血緣關係更遠,大多都出了五服,有的在快出五服的樣子。 

 外婆嫁過來的時候,外公和他的父親,可以說家徒四壁,能有口吃的就不錯了,好在外婆能幹,裡裡外外一把手,外面跟著外公他們父子倆一起種地,內裡自己紡線織布,除了做衣服,還可以賣線賣布補貼生活家用,生活終於有了一絲好轉。 

 後來外公的父親也去世了,只留下外公外婆兩個人一起生活。 

 外公依然幫人種地,閒了就打短工,秋天忙完了秋收,就跟人一起整理桑條,從中賺取勞力錢和辛苦錢,每賺一分錢,都會給外婆攢起來。 

 外婆不但自己種棉花,紡線織布,也從村裡人手買棉花,日夜不停的勞作,一分分的積攢著。 

 從外婆嫁過來,到1941年的十多年間,外婆和外公日子過的十分艮苦,捨不得吃捨不得喝,但凡有一點錢,也要攢起來,湊夠了就幾分幾分的買地,因為他們受夠了租賃別人的土地的難處。 

 到1940年前後,外婆和外公已經有了五六畝地,都是這邊一條,那邊一塊的,特別零散。 

 外婆婚後十多年間,生過幾個孩子,但是大多夭折了,而且每次都是後面的孩子漸漸長大了,前面的孩子就因為各種疾病沒了。 

 1941年5月,我母親出生的時候,上面一個哥哥,已經五六歲了,長的高高大大、白白胖胖的,而且外公和外婆很寵。 

 當時我的母親奶是不夠吃的,聽說是他哥哥還要吃奶,所以母親從小就瘦小枯乾很正常,瘦弱也是。 

 那年的冬天,特別冷,那個舅舅生病了,然後又夭折了;這個時候,我母親剛滿六個月。 

 外婆的傷心可想而知,那個舅舅就埋在了院子外頭,南面的空地上,坐在堂屋,如果兩家都開著門,外婆可以看到舅舅的小小的墳堆。 

 有個鄰居過來安慰外婆,看到外婆懷裡的我的母親,“哎呀,那麼高大活蹦亂跳的一個男孩子都沒了,剩下這個跟耗子似的的丫頭留著幹嘛?扔了算了。” 

 於是乎,母親被外婆扔到村南一條溝裡,六個月,活的好好的,只是瘦弱了些的丫頭,就被親媽扔到溝裡,等著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