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金州

 糧食我們從南洋運來的,我們自己都不夠吃,提供不了。鐵塊有點,不好意思鍊鐵水平有些低,這鐵脆得很,只能打些農具,連鐵鍋都打不了,要不要?要!鹽也有一點,就是雜質有點多,要不要?要!武器是真沒有,我們都是從歐洲人那買的,老貴了,還不讓多買。對了老花鏡要不要?要!玻璃鏡要不要?要!這生意不比海貿差了。獸皮、人參、車珠成了華記壟斷渠道,戰馬那是稀缺資源,倒手給明軍也是大賺!安置流民缺不了耕牛,這下齊了。那個杏兒,多收點羊毛,建個毛紡廠,毛衣可是稀罕物,又薄又保暖,冬天少不了這個。 

 到六月底,華記安置了二十多萬流民,寬甸三萬,鐵山二萬,金州衛六萬,各島二萬多,主要是和匠戶和有特長的,濟州島十萬多人,這下糧食可緊張了,在各區推廣紅薯,加大購糧規模,不行得抓緊臺灣的事了,要佔領產糧地啊! 

 第三分艦隊啥時候建成?八月!那再等等吧! 

 對了宋應星這些人來了,聽說意見很大!去見見吧! 

 李天拿出才編制的高中教材,數學,物理,化學,什麼蒸汽機、火車、蒸汽輪船、發電機、電動機、電報機、電話機,行了就這些足夠了,不信你們不上鉤,李天嘴角揚起弧度,科學家我來了! 

 李天給宋應星、畢懋康、王徵等人一人發了一套教材,然後帶著轉了水泥廠、玻璃廠、鍊鋼廠、紡織廠、毛紡廠、化工廠、軍工坊、造船廠,武器試驗廠,看完了這些廠,這些個科學家態度變了,追著李天問這問那,變身好奇寶寶,李天說你們的答案在我給你們的教材裡,還有比這更多更好的物質和機器等著你們去發現發明和創造,各位先生回去看完了教材,十天以後再決定怎麼辦,到時候去留隨意,願意留下來,請先生們到科學院任職,給你們正五品官的俸祿,先生看可好!王徵直接問科學院在哪裡,我現在就去上任!李天???宋應星、畢懋康等也???原來他們都認識啊!王徵翻到蒸汽輪船那一頁:諸位看看,你們不是說火船自動做不大嗎?我就留下來把這輪船造出來,好好臊臊你們的臉! 

 李天聽口音是陝西人,不由得想起來,南宋北王,明末兩大科學巨匠,好!要的就是你們自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