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民變

 盈盈懷孕了,只好同意李天自己去蘇州,不過一定要多收利息才行。 

 李天帶著寧完我、汪文言和近衛團的一個連,電臺通訊組出發了。三月十八日抵達松江,李天進入松江華記分行坐鎮,近衛連長曹變蛟帶著倆個排,和安全局行動隊、情報局偵察分隊以及“你玩我”、汪文言出發去了蘇州,蘇州有華記分行,情報站、安全局蘇州站,他們先行去布控、誘捕。然後監控閹黨和東林的聯繫,掌控情報網絡,做好行動前期準備。 

 天啟六年(1626)二月,太監李實誣劾七人,魏忠賢藉機復起大獄,令緹騎至蘇州抓人。緹騎至蘇,首逮周順昌。順昌有德於鄉里,士民聞其被逮,憤怒號冤,開讀日,不期而集者數萬人,鹹執香為周順昌請命。諸生文震亨、楊廷樞、王節、劉羽翰等請撫按以民情上聞,旗尉厲聲罵曰:“東廠逮人,鼠輩敢爾!”大呼“囚安在!”手擲鋃鐺於地,琅然有聲。眾益憤,遂蜂擁而上,縱橫毆擊,旗尉東逃西竄,立斃一人,餘負重傷逾牆走。巡撫毛一鷺不能發一語,知府寇慎、吳縣知縣陳文瑞素得民心,曲為解說,眾始散。時在三月十八日。順昌乃自己投案。順昌既就逮,又三日北行,毛一鷺飛章告變。東廠刺事者言:“吳人謀斷水道,劫漕舟。”忠賢大懼。既而毛一鷺言:“縛得倡亂者顏佩韋、楊念如、周文元、馬傑、沈揚,亂已定。”忠賢乃安。自是緹騎不敢出國門。九月,五人論死,以屬蘇州知府寇慎。比臨刑,五人延頸就刃,語寇慎曰:“公好官,知我等好義,非亂也。”監司張孝流涕而斬之。吳人感其義,合葬之虎丘等,題曰:“五人之墓。 

 這是明史中對蘇州民變的記載,這明史誰編寫的呢?投降滿清的東林黨和其後人,乍一看,就是魏忠賢公公誣陷東林黨周順昌,派人去抓人,蘇州市民基於義憤,打死了東廠緹騎,然後周順昌自己去北京赴死,五個義士自願為民變頂罪,也死了,東林黨大義凜然,五義士慷慨赴義,好一副仗義執言為民赴死的戲碼!東林黨的分支復社張溥為這寫了“五人墓碑記”,後世還曾經是語文教材,最後又取消了,為什麼?因為歪曲歷史! 

 周順昌,東林黨後七君子之一,天啟五年被魏忠賢查出來與高攀龍等東林黨有舞弊行為,貶謫回鄉,正在回蘇州路上,魏忠賢又發現其其他汙點,派緹騎去蘇州抓人回來,這都是朝廷內部的事情,蘇州市民數萬是怎麼事先知道的,在周順昌回到蘇州的時候奉香請願,為周順昌鳴冤?答案是東林黨。這周順昌真的為蘇州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以致數萬市民自願為其請願的嗎?答案是沒有。那為什麼幾萬市民會來呢?答案是東林黨的金主鼓動的。市民就那麼聽他們的嗎?答案是,不得不聽,因為他們是這些市民的老闆,市民都是紡織工人,夥計,力夫,碼頭工人等等,不去會丟飯碗。這就奇怪了,東林黨費這麼大力氣就為了一個退職官員嗎?答案是不是。那為什麼?答案是抗稅。 

 蘇州是經濟中心,那些大工廠主,大海商,豪紳地主在蘇州和東林黨以及地方官員勾結在一起,做漕運、走私,偷稅漏稅,甚至到運河上私設稅卡,自己收稅,蘇州一年的經濟總量佔江南的四分之一,可是年年稅收都收不齊,好的年份收到百分之四十,一般也就百分之二十,稅收都到了這些東林黨、地方官員和他們背後的金主手裡,就這還不滿意,還要取消這稅那稅,天啟小哥朱由校非常不滿意,打仗不要錢嗎?九邊欠餉達到六成以上,還拖欠了幾十年的餉,你東林黨就是這樣為國為民的?魏忠賢去給我收稅!天啟四年,魏忠賢就開始派了大小太監在蘇州收稅,一開始只在漕運鈔關上收商稅,後來是手工業,商行,甚至普通百姓都收,這些大金主們不幹了,於是開始了抗稅、抓人,再抗稅、再抓人的循環中,周順昌回蘇州只是適逢其會,被東林黨利用,轉移目標,將一個損壞國家利益,損公肥私的不堪之事,打扮成蘇州市民仗義執言,為“好官”周順昌請命,藉機生事,並花錢僱請江湖人士“五義士”,趁機襲擊緹騎,事情鬧大了,魏忠賢就會妥協,收稅的事就不了了之了,事情最後就是這樣結束的,東林黨和他背後的金主們大獲全勝,周順昌和“五義士”就“慷慨赴義”了,這麼無恥的事,東林黨做得大義凜然,不得不說,史上最無恥,最沒有下限的文官集團就是東林黨,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