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地震

 李天和孫老頭交流了京師爆炸的情況,孫老頭臉色鐵青,大罵工部這幫蛀蟲誤國!聽說爆炸物飛向皇宮也是冷汗直冒,雖然不是一條路,但是不妨礙孫老頭對大明的關心,李天非常理解,安慰孫老頭說:不是我把火藥局的火藥搬空,還不知道多死多少人呢? 

 孫承宗:搬哪兒去了? 

 李天:當然是軍工廠了! 

 孫承宗飛起一腳,李天閃退一邊,然後消失的無影無蹤。幸虧我煉過,這些老頭都有無影腳的功夫,這尼瑪活得太憋屈了啊啊啊! 

 李天去科學院了,整整二十天沒出來。 

 徐光啟師徒倆搞出了小型化的電臺,能有原來的四分之一大,不過通訊距離只有三百多里,不到四百里,一個密封的通訊車也造了出來,幾匹馬就能拉著跑,陸軍的戰時通訊基本上解決了,不行就接力吧!也不耽誤多少時間。先配到旅一級,以後再能進一步小型化,再往下配。 

 徐光啟老頭在研製二十四磅海軍重炮,新炸藥對鋼鐵品質、火炮擊發、制退、炮彈型制、膛線刻制、彈體材質、炮彈重量、裝填、退彈、瞄準等等都提出了新要求,這是個艱難的過程,李天和老頭交流了幾天,提出了很多建議,並且畫了一沓圖紙給他,老頭雙眼放光,搶過圖紙就把自己關進實驗室裡,閉門不出。 

 孫元化則是在研究李天的速射炮圖紙,並列雙炮筒或者三炮筒,海軍用於攻堅,或者要塞防禦,陸軍用於攻城,那就是火力壓制的利器。 

 畢懋康則一直在研究重機槍,快二年了,馬克辛基本上差不多了,槍機閉鎖還不太成熟,子彈材質也有問題,目前來看射速偏低,卡殼較多,還需要一個過程,李天也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圖紙,剩下的就看畢懋康的了,時間應該不會太長了!氣冷式的梅格四零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材質要求太高!慢慢來吧,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李天又和多個民用項目進行了交流,提出了建議和圖紙,其中二個項目引起李天極大的興趣,一個化工項目是煤焦油提煉分離項目,一個是水力發電機項目,這可都是好東西,可以整出太多東西了,要大力支持!一起研究了目前的進度和難題,李天給出了建議和方向,材質是一個大問題,化工則是方向問題,一個個解決,不要一下把什麼都分離出來,分離出來的東西要怎麼用,李天給出了進一步化合的方向、公式,怎麼做只有試著來,沒辦法,這化工不是強項! 

 鋼鐵的問題一直制約著工業的發展,王徵的蒸汽機項目就是受到了制約,整機出來了,耐壓和氣密性得不到要求,工作時長和功率都不夠,帶不動大的負荷,不具備實用性,但也是巨大的進步了。 

 李天和冶金項目組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提出了很多建議,接近現代的平爐、轉爐鍊鋼的圖紙也畫了出來,已經發現的其他幾種金屬如錳、鎳、鉻、鎢等的冶煉方法和鋼鐵合金的冶煉方法方向也提供給了項目組,由他們分工去研究,另外讓他們多抽一些中學生和在校大學生參與研究,也培養一些人才。安排完了這些,李天輕鬆了一些,伸了伸腰,李天離開了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