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頓河

 崇禎四年六月十五日,皇太極在頓河地區恢復後金國號,稱天聰汗,成立蒙古八旗、哥薩克八旗,佔據了南俄大草原的大部分地區,比遼東地區還要大,麾下騎兵十萬多人,基本上恢復了在遼東全盛時期的兵力總數,戰力卻要比那時候要差一些,但是至少在東南歐平原一帶已經無懼任何對手了,這裡的地形是平坦開闊的草原、平原交界地帶,是騎兵集群縱橫的天然戰場,也是他發揮的福地。 

 此時的沙皇米哈伊爾,剛剛在北面被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好好教訓了一下怎麼做人,然後南面腹地就被波蘭、克里米亞、哥薩克還有一個什麼後金汗國聯手打了個稀巴爛,羅斯托夫失陷是不能接受的,莫斯科面臨直接威脅。眼下是三面受敵攻擊,俄國損兵折將,已經沒有了進攻能力,俄國沙皇趕緊收緊兵力,和瑞典、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克里米亞汗國、後金汗國談判,暫時穩住局勢,割地賠款可以,但是不能滅國!否則就血戰到底! 

 這時候沙皇米哈伊爾想起來了李斯特諾斯基伯爵當初回來帶的話,華夏讓俄國派使者去北海和人民軍談判,實現和平貿易,當時是在和古斯塔夫這個猛男大戰沒顧上,現在應該儘快派人去了,如果貿易發展的勢頭夠猛的話,俄羅斯積蓄力量,未必沒有翻盤的機會。李斯特諾斯基伯爵又成了沙皇的使者往北海出發了。 

 幾個月後,李斯特諾斯基伯爵到達了伊爾庫斯克,他已經認不出這裡了,除了教堂還在,其他的地方全部變了樣子,城市規模比原來大了幾倍,乾淨整潔的水泥馬路四通八達,漂亮的玻璃馬車在寬闊的馬路上快速行駛,華夏國在這裡建起了一個十多萬人的城市,各個民族在這裡共同建設,酒店、商行林立,工業區成片拔起,大家都說漢語,雖然有的人說的不流利,但是確確實實說的是漢語,包括俄羅斯族也在說漢語,見了他甚至用漢語問候,李斯特諾斯基伯爵非常震撼,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這也太神奇了吧!教堂裡傳出的是孩子們學漢語的聲音,各族的孩子都有,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李斯特諾斯基伯爵於崇禎五年的二月初到達伊爾庫斯克,二月十五日才見到了盧象升,向盧象升表達了沙皇的敬意後,將沙皇米哈伊爾的親筆信轉交給了盧象升,說明了希望與華夏長期合作貿易的願望,同時把後金到達頓河的消息告訴了盧象升,盧象升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找不到這個大汗了,大家都小看了這個民族的堅韌和決心,居然跑到了俄羅斯南部,還打下了一大片國土,盧象升不禁有些興奮了,這個老對手終於是找到了!趕緊報告伯爺,一直追問皇太極的下落,沒想到一跑就是幾千公里,要不要跑這麼遠?想打一仗都夠不著啊!這皇太極夠狠夠果斷。 

 盧象升讓範喜、安德烈與李斯特諾斯基伯爵的代表團談判,並且讓他們去看了華夏與哈薩克汗國、布哈拉汗國、高加索地區各國、波斯帝國正在進行時貿易,如今知道了後金的下落,立刻派商隊去那邊聯繫皇太極,想躲著我,沒門!老子非要派人和你做生意,天天有人看著你! 

 北海地區移民總共有四十多萬,地方太大,四面一分就沒有多少了,加上當地加入華夏的各族百姓,目前北海特區人口也不到一百萬,城市、產業建設初步完成,二萬多俘虜全部去修水泥路了,一路往東和努爾幹都司方向連接,一路往東南恰克圖方向延伸,歸化也在往恰克圖方向修路,那邊都是建築公司在修,速度要快一點,再有二三年應該能連上了,那時候歸化到恰克圖單趟的時間最多二十天,到伊爾庫斯克就是一個月多幾天,少了一半的時間還不止,修路也養活了無數的新來移民,有了工作,不僅自己吃飽喝足,家人靠工資也能活的像個人。北海的民用產業基本上完成了初步建設和佈局,伊爾庫斯克以南可以大面積的耕種,北海里可以打魚,狩獵,紡織服裝廠、玻璃廠、木器廠、水泥廠、磚廠、瓷器廠、罐頭廠、皮革廠、特種養殖場、林場、造船廠、鋼鐵廠、軍工廠、煤化工廠等等基礎工業全部配套建立了起來,除了駐軍和婦孺,基本上沒有閒人在家裡,勞動力還是缺乏的多。目前北海特區的糧食已能自給,軍工複合體建成,武器彈藥供應充足,具備了一定的戰略進攻能力,盧象升心裡熱切期盼著總部下達行動命令,結過李天告訴他:蠶食滲透,步步西進!盧象升有底了,開始了下一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