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酒茶無詩書客 作品

第十二章 港口見聞

一艘木船,竟然輕鬆的搭載十幾個人三匹馬,實在令人歎為觀止。但這還不是最大的木船,據丁喳喳介紹,族裡曾經有一艘能搭坐五十個人的木船,但毀於戰火。

帆是一張巨大的草蓆,雖然沉重,但在順風的情況下,還是非常有效的。

不到五十海里的航程,歷時兩天,第三天清晨獨木舟順利在德班港口靠岸。

話說,李林楊對航海可是非常的熟悉,但帆船,他還真沒有玩過。不過明白原理,很容易就掌握了其中的訣竅。

航程的兩天時間裡,李林楊也在觀察這個世界。沿途發現小漁船不到十艘,超過百噸的海船也只有兩艘。其中一艘大點的,估計載貨量在三百噸左右。可以判斷:這個時代,南非的東海岸,航運很不發達!

李林楊有點擔心自己是不是能從德班搭船回國了。蒸汽輪船太少!

還有一點,雖然預見的那艘最大的船是燒煤的蒸汽船,但全都有帆,三百噸的海輪有四根桅杆,全橫帆裝。很明顯:航海科技還處於從風帆到蒸汽的轉變時代,風帆還沒有到全部下崗的時候。

這些見聞,對李林楊都很有用,對他融入這個時代有很大幫助。

獨木舟進德班港很是自由,根本就沒有管理,也更沒有引水船。但是,靠上碼頭,收錢的來了!

李林楊反倒大喜。他最擔心的是護照之類的問題,卻沒想到此時的德班港,只是需要在碼頭的辦公室(類似海關)登記一下,然後拿了文件,就算落地簽完成--專用名詞叫“登錄”。

這個時代,至少在納塔爾的德班,沒有護照一說!

在碼頭辦公室,李林楊的身份還是引起了一點點的困擾,一個地中海髮型的中年英國官員還是盤問了半天。

但不管怎麼說,李林楊遞過去一根過濾嘴香菸之後,一切都順利了。

一根香菸行賄,呵呵。

李林楊登錄費用是兩個先令,黑人的登陸費用是十二個便士(一個先令)。話說,此時的英鎊兌換先令是二十個,先令兌換便士是十二個。耗資十幾個先令,十三個人踏上德班的土地。

在李林楊看來,這實在是很方便,但後來他才知道:所有黑人進入德班,不管你是不是外來的,都是十二個便士。要知道,此時的黑人勞動力,工作一天也不過一兩個便士的薪水。十二個便士,相當於一兩個星期白乾。

反倒是李林楊,別看是兩個先令的登錄費,但兩個先令花的很值得。有了登錄文件,李林楊就具備在德班購買資產,做生意的資格。話說,此時的納塔爾的法律是不允許有色人種購買資產土地的,但,碼頭辦公室的地中海老兄,搞不清李林楊是不是算有色人種。在南非這裡,白人之外是:黑人和雜色人種。在法律上嚴格來說是沒有黃色人種這個詞的。

雜色人種是什麼?我來告訴你:黃皮膚的布須曼人,或者不那麼純黑的印度人(印度低種姓人比較黑)。

至於白人和雜色人種或者黑人的後代,有兩個特別的名詞,在二十一世紀說了,那就是忌諱,政治不正確。也算是雜色人種。其中白人和黑人混血的叫:格里夸人。印度人和馬來人與黑人混血的叫開普馬來人。

你說有種族隔離,這個時期白人不會和黑人女性那個啥?誰告訴你的?話說,二十一世紀的美國黑人,三分之二都有白人基因,你品你品你細品。

再一個,國家。李林楊自報是中國人,也就是清國人。雖然滿清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已經被打臉了。但是,在這個時代,哪個像點樣的國家沒有被大英帝國打過?所以呢,大清國雖然落後,但還算是一個“國家”!而後世的很多國家,說白了在英國人眼裡,此時連國家都不算!畢竟大清國的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大塊頭擺在那裡呢!

當然,這不值得驕傲。李林楊說,我驕傲個屁啊。這特麼打回去才算是收點本。

穿越人做事,有時候不經意就改變了一件歷史進程。話說,李林楊這是頭一個在德班港法律意義上“登錄”的中國人。而英國是“判例法”法系的,故此李林楊簡單的一次“登錄”,就成了規例,引起了化學變化。德班此時才只有幾千人口,還是一個小鎮,遠非二十一世紀那個百萬人口的大城,所謂法律,其實還是人治,具體辦事人員的自由裁量權非常大。

因此,李林楊的登陸表格上,在人種一項上登記的乃是東亞白人!

雖然還算是順利,但李林楊辦完了所有手續,已經是傍晚時分。人生地不熟,沒班車(只有一條兩公里的鐵路通往海角),沒有任何交通工具,距離城市好幾公里呢!在非洲的夜晚,幾公里就是天塹,獅子成群!

李林楊很無奈,只能在港口找片空地讓十幾個小黑露宿。小黑在港口除了懼怕白人,對露宿倒是沒有任何抗拒,他們很習慣這種生活,本來就是原始人嘛。李林楊雖然也算是被迫習慣了個把月,但能舒服點還是要舒服的,他願意為此走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