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酒茶無詩書客 作品

第6章 班底

要知道,中醫界,也有俗語的:醫不過三代,不服其藥。

胡神醫這輩子很幸福,一下子三個兒子一個徒弟,全都成材,但也是很難辦。

田雨山如果出師,就成了胡神醫的傳人,正兒八經的有師承,三代當然不止,那麼就可以開醫館。但是,這周圍,真的養不活兩家,甚至三四家醫館。

那位問了:何不去遠處!

去了遠處,誰信你有“三代”傳承?而且胡神醫雖然在本鄉本土很有名望,但並非國手名醫,所以徒弟或者兒子們出門找飯碗,也並不容易。

總之:不是病人不夠,而是全都窮。

李百山已經和胡神醫談好:李林楊聘請,胡神醫給辦出師大禮。

在李新宏這個管家的安排下,李林楊終於聘請到了醫生田雨山,正兒八經的。

李林楊一句還有願意去海外的嗎?胡神醫把小兒子胡煥也給送了出來,同樣,堂堂正正的出師了。

一下子,李林楊得到了兩個正式的醫生。

聘請醫生的過程,李林楊又學了點知識:胡神醫在最後一夜給徒弟田雨山和兒子胡煥傳授了壓箱底的秘笈。這才算真正出師。

後來在船上,李林楊發現了其中奧秘的一部分。卻原來胡神醫的秘笈中有兩樣:大蒜,柳樹枝。

呵呵一笑,李林楊明瞭:大蒜有大蒜素,柳樹有水楊酸。咱知道啊!

當然,胡神醫不至於只傳授了這兩樣,肯定有其他的秘笈。話說,胡神醫能有這樣的藥物知識,足以說明,這鄉村醫生也有真能耐!

開採金礦,這麼點人是不夠用的。反清,這麼點人更不夠用。而且由於此行所招收的人員文化素質偏低,因此李林楊和管家李新宏商量道:“待遇從優,能不能招收一些童生?”

在大清的科舉制度中,童生連功名都不算,在李林楊看來也就相當於中學生。

“這個卻不容易。”李新宏說道“能考中童生的,家境都還過得去。再者說了,咱們要的是年輕人,二十歲以下的都還抱著科舉的想法呢!”

不是每個讀過書的人都是童生,需要在縣一級的考試中通過選拔!過了童生選拔,才有資格考秀才,才能被稱為讀書人。童生,一年一個縣也就二十個左右能通過考核。

在貧窮的大清,能讀書獲得童生“文憑”的家庭,大多算是富裕的,敢於出海搏命的,絕對不可能太多。

“降低點標準,認識三百個字,會加減乘除。”

“也不容易,不過,應當是可以招收一些的。”李新宏認為。在山東,讀書的風氣還是很濃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