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酒茶無詩書客 作品

第3章 行軍1

錢,直接放到了桌子上,李林楊並不敲詐勒索。

當晚,戰士們就在縣衙宿營。清晨,阮縣令黑著眼圈,指著外面的馬匹:十一頭牲口,只有一匹戰馬。

其他牲口,還是大狗的個頭。戰馬嘛,李林楊估計自己這一米八高,一百六十斤的體重,加上武器彈藥兩百斤,能把這匹“雄健”的戰馬給累死。

不過,偵察兵中有一個個頭小的“小黃”,乃是小個子孃的兒子叫丁嘎啦,哪怕經過了丁前輩的品種改良,也只有一米六的身高,倒也能馬馬虎虎的騎。

臨別,李林楊還客氣的請阮縣令代為偵察一下鴻基方向的敵情。由於還需要這條物資偷渡的通道,因此,李林楊還把黎甘父子特別的引薦給了阮縣令,請求照應一二,以後通行給個方便。

“依靠群眾!”---法寶,真!

紅旗軍穿城而過,阮縣令鬆了一大口氣。話說,清軍的軍紀那是糟糕透頂,類似紅旗軍這樣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的,那是一個都沒有。

離開汪秘的第一天還好,第二天紅旗軍就明顯的發現了社會混亂跡象。傍晚紅旗軍抵近了一個白藤江邊的縣城,很明顯,城市剛剛經歷了一場戰鬥,城牆上有炮彈轟炸的痕跡,城內也有燒殺的痕跡,甚至火還都沒有熄滅。不過倒也不用擔心會引起火災,天上正下著小雨呢。

戰爭的次生災害,在肆虐侵擾這塊本就不富裕的土地!紅旗軍尚未進城,城內的百姓就一鬨而散。

李林楊巡視一週,發現小小的縣城,除了四個城門,還有兩處被炸塌的城牆。紮營城內,並不擔心被包圍,於是紅旗軍直接就住在了縣衙。

在縣衙中休息一夜,一大早,紅旗軍正準備出發,被一群越南人攔住了。

帶頭的是一個越南縣令,而且這位還會說漢語,雖然不標準但也湊合能聽,噗通跪倒就是嚎叫:“天朝上邦的官爺,救救百姓吧。”

雖然這位會說漢語,但口音太怪,準確的交流,仍然是筆談!

總之是亂了!

這個東潮縣城先是被法軍打破,但法軍沒有駐紮佔領,縣令也就還能回來當官。然後是兩撥匪類光顧了根本一點防禦能力沒有的縣城,再然後,就是李林楊看到的這些情況了。

縣令請求紅旗軍剿匪,願意出錢勞軍。

至於軍情匪情,這位僅僅是知道一點,詳細情況一概不清楚:糊塗官一個!

當李林楊得知兩股土匪,一股就在江邊的碼頭,一股就在北面的山村裡,當即嚇了一大跳。

碼頭距離縣城也就一公里,而山村距離縣城最多兩公里,站在城牆上都能看到。

叫過來偵察班長丁赫爾:“怎麼回事?”

“我們其實是有發現,但這群盜匪和昨天的情況差不多,我們一去就散了。”

偵察兵一共才四個人,被四個人嚇得四散奔逃的所謂“匪徒”,的確不太值得重視。

“看起來這是晚上又聚起來的。”

不過,這也給李林楊提了個醒:夜間的放哨要加強了。今天這只是一兩股土匪,要是遇到法軍,當即就落入被動。

“碼頭上是教匪!”縣令咬牙切齒的道。

所謂教匪,就是法國天主教的信徒,藉助法軍的勢力,為非作歹。算是越奸吧。

“另一股呢?”

縣令猶豫了一下,吱唉半天,最後寫下兩個字“客匪”。

啥意思?

好一番解釋,李林楊這才得知,所謂客匪,指的是從中國來的土匪。而且還有一層含義:客家人組成的土匪。

行了,李林楊表示明白。

在城牆上偵察了一番,一個小時之後,部隊順利包圍了碼頭,槍響,死了十多個,然後百十個教匪們就投降了。

後續處理,不關李林楊的事兒。

下午一點,部隊逼近了客匪。客匪明顯比教匪有膽量,已經看到了紅旗軍對付教匪如同砍瓜切菜,竟然沒有跑。

要區別對待!

客匪,再怎麼說也是中國人,退一步也是炎黃子孫的。其實吧,人越南人自稱炎帝子孫!

參謀周綱吉拿出黃銅做的話筒,開始喊話:“我們是紅旗軍,對面是哪路弟兄?”

“我們是黑旗軍!”

這特麼就遇到黑旗軍了?李林楊很是不大相信。此戰,李林楊肯定是要找黑旗軍的,但還沒找就遇見了,太不可思議。

“有膽大的,過來一個。”周綱吉繼續叫:“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你別說,客匪還真有膽量。

不多時,過來一個。

此人雖然穿著草鞋,但衣著還算整齊,短衫長褲,腰中扎一條寬板帶。身材雖然不高,但非常精神。

看年紀差不多二十五六歲。

李林楊問道:“兄弟貴姓啊。”

“在下劉閂。”

“吆,和黑旗軍劉永福一個姓。”李林楊笑笑道:“你和劉永福怎麼稱呼?”

劉閂紅了紅臉,老實道:“我們仰慕,對,就是仰慕劉頭領,正準備去投靠。”

呵呵。明顯是剛學的。不過,這青年很淳樸,李林楊很喜歡。

李林楊問道:“跟著我們紅旗軍幹,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