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問吃什麼 作品

第五十九章 藥浴

許伯笑呵呵的,並不像是在以上位者的身份告誡什麼,更像是長輩在和晚輩閒聊,隨口提點,“上一次家主如此禮遇另一個人,已經是十幾年前了。”

“哦?”

武墨有些好奇的問道:“不知那人是誰?”

“已經走遠了。”

許伯搖了搖頭,沒有多說,“這世上有人記恩,自是有人忘恩。”

“竟如此?”

武墨立刻與其撇清干係,“我可不是那樣的人。”

“非是說你。只是人老了,難免有些觸景生情。”

許伯搖頭失笑。

兩人說話間,一處院落已到。

“進去看看吧,這就是給你住的宅子。”

許伯推開院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繁花綠景,各種武墨並不太認識的花蕊正是盛放時,爭奇鬥豔。

而在院子兩旁,則是種著兩棵樹,枝繁葉茂,頗為喜人。

一顆是榆樹,另一顆也是榆樹。

武墨隱約間記得,《長物志》中有載:槐榆宜植門庭,極扉綠映,真如翠幄。

還有一位不願意透漏姓名的詩人寫過: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榆樹可結果,果形似錢,俗稱“榆錢”,諧音餘錢,意味討喜。

除此之外,榆樹的皮、根、葉、花均可食用。

所以因此無論是貧苦人家,還是富裕人家,都樂得在院中栽種此樹。

不同的是,富裕人家僅是討個吉利,要個陰涼;貧苦人家卻是多了一份保障,饑荒之年景,自有農人取皮為粉,食之當糧。

在城外,別說是榆樹了,便是本不能食用的樹木,大多也被剝了樹皮,總有人為了活著要去試試。

而在城內,縱使是可食用的榆樹,亦是無人折取分毫,反倒顯得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極為喜人。

由此可見,哪怕是樹啊,也合該是在富裕人家生長要好些。

除了這些一眼可見的景緻之外,院子內的分佈就如同四合院一般,房舍連綿間自是古香古色。

許伯說道:“主屋之外,尚有屋舍五六間。縱是僕人要住兩間,再來什麼客人,亦有歇腳之處。你看看這裡有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回頭可找人整改,工錢自是由姜家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