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雲流火 作品

章140 做好準備

這算是連續冒險小勝,卻促使我信心高漲,收回四十二架無人機,只保留兩架繼續向下探路,我亦深吸一口,為新的戰鬥做準備。

無人機繼續下探,而我的思路卻出席了短暫的混亂。

下面是第七層,是東格的居民區,第七、第八兩層一共有上萬居民,之前的種種猜測無論哪一個成立,居民區也必然是被控制了,無辜的人們大概率是人質。

如果我如此高調的硬闖,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然而,這短暫的混亂很快停止,無人機在第七層入口發現了數個一閃一閃的小紅點。

因為太黑了,除了小紅點格外刺目,周圍都很模糊,我高度懷疑是什麼武器系統,或者攝像探頭,一到六層都沒有發現這些東西,可並不代表下面沒有。

長時間待在避難所,我認識到越往下層往往越重要,也越神秘。

至少在東格是這樣,兵工工廠、能源和能量儲備基地、武器及生化實驗室、各種系統的控制中心,還有傳說中的核聚變反應堆等等,都在九到十二層。

我沒有讓無人機抵近拍攝,而是從揹包裡找出一個外表是亞光色的圓形金屬球,只有手掌大小,卻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一種實用武器工具。

它的全稱是“隱身偵察及拆彈機器人”,亞光外表實際上覆蓋著一層隱身塗層,能吸收雷達和探測儀的反射波。

不僅如此,這種塗料還有感光變色特點,光線越強的地方,它就越透明,正午的陽光下,肉眼幾乎看不見它,反之,在越黑暗的環境下,它也黑的很容易被忽視。

拆彈機器人有兩組,一共四個,激發後圓球變成四瓣,很快會自我變身為四個形態不同的機器人,它們需要配合工作,一般的定時炸彈、觸發式引爆器和感應式炸彈,兩個機器人配合就能搞定。

特別複雜的炸彈組合,需要四個機器人互相配合,當然,頭盔系統也可以干預和介入。

入口處並不一定有炸彈,但四個機器人能給我提供最近距離的視圖,而不被發現。

隨後,我又從正方體裡放出了一輛只有半個手掌大的、卡車外形的機器人,它是鋪路機器人,就像陸軍裡的舟橋工程車,可以在複雜的地形下鋪設履帶讓行動不便的其他機器人通過,這種機器人同樣也有隱身塗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