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四萬宮女淚

 七娘喜上眉梢:“馬伎!是在馬背上雜耍的那種嘛!”

 李白點點頭,都不用張口說什麼,七娘便繞著他轉圈圈:“阿耶放心,我這幾日定然是最聽話的!”

 說完,還主動跑去抄書了。

 七娘果然說到做到,直到本月晦日之前,弘文館內都沒再鬧出什麼動靜。

 四月二十五,渭川平原上風吹草低,李隆基駕馬帶著一眾朝臣家眷熱熱鬧鬧抵達了。七娘安坐在李白身邊,看著帳子外頭女使來來往往,穿著各色彩衣華服,有些驚訝問:“師父,京師五品以上的官家人這麼多嘛?”

 李白順著她的視線也瞧了一眼,神色有些複雜:“不是。這些華服女子,絕大部分都是陛下的宮官。”

 七娘自然是不認得何為宮官,何為內官的。李白便悄聲與她解釋。

 簡單來說,大唐的後宮制度中,女官分為內官與宮官兩類,內官便是皇后以下的嬪妃們,宮官則指代掌管宮內各項事務的六尚局女官。

 宮官們多是從宮女提拔起來,既要掌持公務,也同樣有“服侍”陛下的義務。3

 李白有些沒想到,不過是來渭川打獵,陛下竟要帶著如此多宮官宮女。

 中書省的帳子不算靠前,大夥兒都相對自在些。

 張九齡這個中書侍郎原本在前頭伴駕作陪,李隆基瞄見玉真公主心不在焉的,這才命張九齡親自將七娘帶過去。

 張九齡趕到這頭,正好聽到這對師徒在談論宮官。

 他一向是廉政的推崇者,不由嘆口氣,撩了簾子進去,意味深長地瞧著李白道:“今日也不只帶了宮官出來,還有些馬伎宮女、歌舞伎兒也一道跟來,要為宴會助興。本朝宮女籠統共計四萬人,這,才只是九牛一毛啊。”

 七娘瞪圓了眼,也不敢出聲,做口型道:“四萬?!”

 李白也輕聲:“當年太宗一朝宮人過萬,便已經被諫官勸諫,如今僅僅宮女就要四萬……“難道就沒有人能站出來,勸勸陛下就此打住。

 張九齡苦笑:“莫當老夫是縮頭烏龜,該說的話,都是說過的。”

 早在開元十四年被貶官之前,他作為中書舍人之一,就因為宮女“採擇”進諫,曾得罪了一眾宦官。

 雖說他被貶的根本原因是與張說結朋黨,政鬥失敗,可這明面上卻是藉著“宮女採擇”一事貶官洪州的。

 而今,張相公生死垂危之間,他要想接任中書令和宰輔之職,便不能有一絲一毫錯漏。

 李白明白張九齡背後的無奈,拱手道:“是下官唐突了。可宮人吃餉,對朝廷和百姓來說負擔著實過重了。陛下他……”

 話未說完,被張九齡抬手下壓掐斷:“今日陛下志在與百官同樂,莫提此事。”

 他又笑眯眯道:“來,七娘,聖人著你去前頭大帳,待會兒馬伎開演,那頭看的要更清楚一些。”

 張九齡果然懂得怎麼拿捏七娘這樣的孩子。

 這話一出,都不用他再多說,七娘便屁顛屁顛跟著跑了,臨走前,還問起李白去不去。

 李白知道陛下這時候肯定不想見到自己,索性頭疼地揮揮手:“去吧去吧,到了那兒專心看馬伎,少說話,懂嗎?”

 七娘回頭衝他做著鬼臉,跟在張九齡身邊,大搖大擺地走了。

 主帳高臺這頭。

 李隆基正與武惠妃幾人說著閒話。

 “玄玄這回在京師過完年,才留到四月,就嚷著回觀中修行了。朕是拿她沒辦法,只得弄上一場宴會熱熱鬧鬧為她送行了。”

 李隆基打趣地說完,武惠妃便嬌笑道:“玉真公主與金仙公主是代陛下修行,也為我大唐祈福,這才是真真的關心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