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雪顏 作品

第三十七回 議廢立周昌爭儲 討亂賊陳豨敗走

再說高祖這邊兒,退朝以後也是挺鬧心的。戚姬那邊兒可就更加失望了。她天天在皇帝耳邊磨嘰,哭天抹淚兒的。高祖就勸她:“現在大臣們全都不同意廢立太子的事兒,就算強行改立如意也不能安生啊!我告訴你啊,這事兒得從長計議。”戚姬聽了只能抹著眼淚不說話了。她心裡明白自己的母子倆的命都在呂后手裡捏著呢!總得想個辦法保住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高祖也是愁得不行。他想了好幾天也沒想出個好辦法來。每天除了跟戚姬一起唱唱歌、哭一哭之外啥事兒也幹不了。這皇帝當得也是挺鬧心的!

哎呀,這高祖啊,天天愁眉苦臉的,原來是為趙王如意的事兒犯愁呢!這趙王如意還年輕,他老媽戚夫人跟皇后又不對付,高祖擔心自己死後趙王如意沒法兒好好活著。你說這當爹的怎麼就這麼鬧心呢?

這時候,有個叫趙堯的聰明小夥子看穿了高祖的心思。他就問高祖:“陛下啊,您是不是因為趙王太年輕,擔心他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啊?”高祖說:“是啊,我就是愁這個,想找個好辦法,可就是找不到。”趙堯就給高祖出了個主意:“您給他找個好幫手啊,找個人保護他不就行了嘛!”高祖一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但是找誰合適呢?趙堯說:“我看御史大夫周昌就不錯。”高祖聽了,連聲說好。

於是高祖就把周昌叫來,讓他去當趙國的相國,還跟他說:“這可是辛苦你了,得去保護趙王。”周昌聽了都快哭了,說:“我跟您一起打天下,現在您怎麼把我扔到一邊去了呢?”高祖說:“我也捨不得你,但是為了趙王,只能委屈你了。”周昌沒辦法,只好接受了這個任務。

這時候,御史大夫的位子還沒人接呢。高祖就在那兒琢磨,到底該讓誰來當這個御史大夫呢?這時候他看到趙堯在旁邊,就想:“嗯,這小夥子挺聰明的,就讓他來當這個御史大夫吧!”趙堯就這樣接了周昌的班。

周昌後來知道了這事兒,心裡佩服那個叫方與公的人,因為這個人曾經告訴他趙堯以後會接他的班。現在看來,這個人還真是有眼光啊!

話說漢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駕鶴西去,被安葬在櫟陽北原。櫟陽和新豐這兩個地方就像是兄弟城市,太上皇特別喜歡在新豐居住,感覺就像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所以,高祖把都城遷到長安後,太上皇也只是偶爾過來串串門,沒有長住。他生病的時候還在新豐呢,高祖一聽說就趕緊跑去看他,後來才把他接到櫟陽宮。可惜沒過多久,太上皇就病情加重去世了。於是,在櫟陽宮辦了一場盛大的葬禮,王侯將相們都來送行,但唯獨代相陳豨沒來。等到送太上皇上路後,還特意在陵墓旁邊建了個小城,取名叫萬年,並派人守著。高祖孝敬老爹的典禮就這樣圓滿結束了。

這邊葬禮剛辦完,趙相周昌就趁機來見高祖,說有重要機密要彙報。高祖也不知道是啥事,就趕緊讓他進來了。周昌行過禮後,就把其他人支開,然後跟高祖說:“代相陳豨私下結交賓客,手握重兵,我擔心他會暗中造反,所以特地來告訴您。”高祖一聽就愣住了:“陳豨不來參加葬禮,難道真的想造反?你趕緊回趙國去防守,我會派人去查的。如果真的有這事,我就親自帶兵去收拾他!”周昌領了命就撤了,高祖也立刻派人去代地查辦這件事。

說到這個陳豨啊,他可是宛朐人氏,以前跟著高祖一起打天下,立下不少戰功,被封為陽夏侯,還當上了代相。代地靠近匈奴,高祖讓他去鎮守那裡可是對他寄予厚望啊。陳豨跟淮陰侯韓信關係很好,之前還跟著韓信一起出徵過呢。當他受命去代地的時候,還特意去跟韓信告別。韓信拉著他的手走進內室,屏退左右後神秘兮兮地對他說:“咱倆是多年的好朋友了,現在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你想不想聽?”陳豨說:“當然想了,您說吧。”韓信就說:“你這次去代地可是個好機會啊那裡兵強馬壯的而且你又是皇上的心腹大臣完全可以趁機乾點大事啊。如果有人告發你想造反皇上也不一定會相信等到再三告發的時候皇上才會動怒然後親自帶兵來討伐你。到時候我就從內部給你策應咱們裡應外合奪取天下就易如反掌了。”陳豨一聽這話覺得挺有道理的就答應了韓信的請求。

陳豨到了代地後就開始暗地裡招兵買馬準備造反。他平時特別崇拜魏國的信陵君喜歡養食客。這次有了韓信的支持他更是大肆招攬人才不管是什麼三教九流的人都收羅到門下。有一次他請假回家路過趙國隨行的賓客特別多把邯鄲的旅館都給住滿了。周昌聽說陳豨路過就來拜訪他一看他人多勢眾就開始懷疑他有不軌之心了。等到陳豨假期結束回到代地時隨從的騎兵更多了而且他還得意洋洋地顯得野心勃勃。周昌跟他聊了一會兒天后更加確定他有造反的企圖了。

正好這時候太上皇去世了周昌就趁機向高祖告密說陳豨想造反。高祖一開始還不太相信就派人去代地調查結果發現陳豨的門客確實有很多不法行為陳豨本人也參與了其中。於是調查人員趕緊回來報告給高祖。高祖本來還不想發兵就想先把陳豨召到朝廷來問問情況。結果陳豨竟然抗命不來還偷偷地準備起兵造反。這時候韓王信也得到了消息就派部將王黃、曼邱臣去誘騙陳豨一起造反。陳豨一聽有人支持他立馬就舉兵叛漢自稱代王還脅迫趙國和代國的各城守吏都歸順他。

高祖一聽報告,立馬就帶著將士們出發了。他們日夜兼程,一直趕到了邯鄲。周昌出城迎接他們進城。高祖坐下來就問周昌:“陳豨的軍隊有沒有來過這裡?”周昌說還沒有,高祖就開心地說:“陳豨這個笨蛋,不知道南下來佔領邯鄲,就只知道靠著漳水當屏障,不敢輕舉妄動。我早就看出他沒啥本事了,現在果然應驗了。”

周昌又跟高祖說:“常山郡一共有25個城,現在已經丟了20個,我們應該把那些守城的郡守和都尉抓起來治罪。”高祖就問:“那些郡守和都尉也都造反了嗎?”周昌說還沒有。高祖就說:“那既然他們還沒造反,為什麼要治他們的罪呢?他們只是因為兵力不夠,才丟了那20個城。如果我們不問青紅皂白,一股腦兒地把罪名都扣在他們頭上,那不是逼他們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