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 作品

第083章 搭建芯片生產線

貌似有複製功能在,只要有一枚芯片樣品,直接大批量複製就好,成品率直接100%。根本不用一個工序又一個工序的去生產,還要封裝測試,剔除不良品,不是一般的麻煩。

這樣的芯片生產線,大批量生產用不上,用來流片測試也是不錯的。複製功能也不能無中生有,最初的樣品芯片總是需要的,所以芯片設計和流片測試還是必須要做的。與其花費鉅額資金,找其它工廠或實驗室去流片,還不如自己搭建一條生產線出來。這樣既可以自給自足,滿足自家設計的芯片的流片需求,還沒有時間限制,想什麼時候使用都可以。

想到就做,喬瑞達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行動派,當下就行動了起來。他用意念打開圖庫,找到當初在大興校區集成電路實驗室拍攝的各種設備圖片,一一拉出來進行復制,而後按照編號順序,擺放成一條生產線。一千多臺設備,全部鋪開,佔據了次元空間一半以上的面積。

在設備固定的時候,喬瑞達遇到了很大的麻煩。次元空間的內壁也不知是何種材質,堅硬的有些嚇人。喬瑞達用意念控制著衝擊鑽鑽了十幾分鍾,內壁依舊平滑如鏡,連一點劃痕都沒有留下。喬瑞達又嘗試了激光打孔、化學腐蝕、鑽床打孔等等方法,都難以撼動空間內壁。最後無奈之下,喬瑞達只好利用次元空間可以任意變換形狀的特性,用意念將“地面”凹出卡槽,而後將設備的支撐腳卡進卡槽,以達到固定的效果。

所有設備安裝固定完畢,還有更麻煩的事情,等著喬瑞達去做。如此多的設備想要組合在一起,構成一條完整的芯片生產線,需要連接大量的線纜。設備和設備之間需要接線,設備和控制中心之間也要接線,設備和配電室之間還要接線。於是喬瑞達化身電工和理線員,埋頭在設備和大量的線纜之中,忙的昏天黑地。好在這一切都是意念操作完成,不用喬瑞達身體力行,否則他非要累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