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後續測試

 直播間內的一眾網友,看到這個測試結果,對miniev這款小車,終於有了一個正面的評價: 

 “我猜這款miniev汽車,就是用來替代老頭樂和電動自行車的,miniev至少可以上牌,可以遮風擋雨,售價又足夠便宜,很適合年輕人購買,作為人生的第一輛車。” 

 “miniev還是太小了,內部空間甚至比roadster跑車還小,後排空間非常狹窄,坐下一個成年人,太過憋屈。” 

 “只對比兩款電動汽車,不夠直觀,再加入一輛燃油車,進行噪音對比測試就好了。” 

 在網友們的讚歎聲中,新車最高車速測試還在繼續。接下來上場的基礎版miniev,即使將油門踩到底,極限速度也只是達到了103公里/小時,接下來試車員無論如何踩油門,速度也不見任何的提高。這個測試結果,讓直播間內的一眾網友,簡直是跌碎了眼鏡。 

 “從瑞達科技官方公佈的參數來看,roadster就是一輛好車,只是我沒有想到,它竟然好的了這種程度。roadster跑車,已經可以去競爭跑的最快的量產跑車頭銜了,就算拿不到頭把交椅,也能排在前三位以內。” 

 “miniev主要工作環境就是城市通勤,時速四五十是常態,有這個隔音效果,也是夠用了。” 

 在電耗測試完成之後,緊接著進行的是噪音測試,包括車外噪音和車內噪音。roadster跑車和miniev,都是電動汽車,行駛的時候,電機發出的聲音非常小,還沒有路噪和胎噪來的大。所以車外噪音測試也就不做了,現場只做了車內噪音測試。roadster跑車使用的是雙層夾膠玻璃,車殼雖然是碳纖維的,但是在優秀的設計和隔音海綿的幫助下,整體隔音效果非常的棒。經過測試,在10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坐在roadster跑車內,只能聽到輕微的路噪和胎噪,噪音測試儀採集到的數據是39分貝,算是非常安靜了。當車速達到120公里/小時的時候,風噪開始明顯的增加,噪音測試儀採集到的數據是45分貝,依舊在人耳的舒適區域。 

 “從測試成績來看,這個miniev真省電,如果按照市電一度電五毛來算,跑一百公里,只需要四塊五毛錢。即使按照商業用電一度電一塊錢來算,跑一百公里,也只需要九塊錢。這用車成本,可是比燃油車小多了。” 

 具體來說,磷酸鐵鋰電池在低溫下的性能衰減較為嚴重。例如,在0°C環境下的容量保持率約為60-70%,在零下10°C時衰減到40-55%,在零下20°C時只剩下20-40%。而相比之下,三元鋰電池在低溫下的性能表現相對較好,如在-20°C條件下依然能夠保持正常電池容量約70%-80%。好在瑞達汽車研發的這兩款新車,使用的都是三元鋰電池,續航測試上,不至於表現的太糟糕。 

 “有道是一分錢一分貨,售價五萬以下的miniev,在隔音測試上有此糟糕的表現,也在情理之中。相比之下,roadster跑車的表現就好多了,對得起百萬以上的售價。” 

 “開著miniev上高速,那簡直是噩夢,就這動力水平,想要超一輛滿載大貨車都困難。” 

 吃過晚飯之後,喬瑞達將付曉義和小隊中的兩名視頻剪輯師,叫到了一起,進行新車宣傳視頻的剪輯和製作。兩款新車的定位不同,宣傳視頻的側重點也不同,roadster跑車,主要宣傳它的動力強勁、速度佳、隔音好;miniev,則宣傳它的外觀小巧可愛,售價便宜,用車成本低。今天白天,拍攝的素材非常多,有了指導思想在,兩位剪輯師剪起視頻來,得心應手,速度飛快。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剪出了兩個10分鐘左右的宣傳片。而後配上字幕和音樂,就算是完工了。喬瑞達登錄了它在微博和B站的賬號,將這兩個視頻發了上去,用於對新車的提前預熱宣傳。 

 相比之下,miniev噪音測試成績,就比較糟糕了。受限於成本,miniev使用的是單層普通玻璃,車門和車皮使用的鋼板也比較薄,隔音效果自然好不到哪裡去。經測試,miniev怠速狀態下為31.9dB,60km/h為45.5dB,80km/h時為58.7dB,100km/h時為62dB。喬瑞達坐在副駕駛位上,親身體驗,當車速在80km/h以下時,噪音雖然大一些,尚可忍受,車內乘客彼此對話,也不成問題。車速一旦超過80km/h,那噪音就會急劇增大,長時間處在這種環境下,人會心煩氣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