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蹊先生 作品

第十九章 老街廟會

真正吸引人的演出是西壩子的大戲,是人們心中最愛,那才是最壯觀。通常是廟會籌備會花大價錢請來的,是整個廟會的壓軸戲。

歷史上有一段時間,也許是很長時間,譙州地區曾隸屬於河南,其民俗民情、文化傳承等,與河南西北部的商周市、鹿馬店等地區很相似。幾千年來,此幾地之間人員交流、生意往來、兒女婚姻等從未間斷,一直延續,香火不斷。

白膏河附近的百姓最喜歡聽唱的地方戲,不是合安的黃梅戲,而是河南豫劇。從這樣的民俗文化,也能夠推敲出,譙州的歷史隸屬的變遷變化。有點邏輯思維的人都能推敲出來,不難推敲。

一直以來,白膏河老街廟會請的戲班子都是地方豫劇班子。西壩子的大戲都是唱豫劇,主要唱傳統的經典劇目,打金枝、狸貓換太子、王莽趕劉秀、劉三姐住寒窯、鞭打蘆花、朝陽溝等是每年必唱劇目。百唱不厭,百聽不厭,百看不厭,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經典就是經典。經典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藝術有地域之分,沒有國際之界。

演員在臺上一板一眼地唱著戲,觀眾在臺下興致勃勃地看著戲、說著戲。雖然戲的內容從開頭到結束,觀眾心裡全早已清楚地知道該戲的過程與結尾,但一到開戲,大家還是風雨無阻地坐在露天台下,津津有味地一邊磕著瓜子,一邊地砸吧著戲。

春天的白膏河生機盎然。西壩子大戲在早晨鳥鳴聲聲中開鼓,在傍晚眾鳥歸林的嘰嘰喳喳聲中收鑼。一天之中,上午一場大戲,下午一場大戲。過癮著呢。

方直追憶著這畫面感極強的過去,每一次的追憶,都會讓自己幸福地沉浸進去。現在說與後來者聽,給他們講述曾經不是故事的真實,他們表示難以置信,至多半信半疑。

接著說回李殿朝。

再一次,他去龍陽郡裡辦事,由於腿被截肢一個,自己不能走路,就讓大兒子用車把自己拉到郡大門口,放下,坐著輪椅,自己用手滾著輪子進了大門,直接要求見郡主李紅亞。

李殿朝的名字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聽到“李殿朝”三個字,大家都會皺緊眉頭,搖頭嘆氣,繼而四處觀望,擔心李殿朝真的找上門來。對於李殿朝的到訪,這些人是能躲則躲,能推則推,能拖則拖,能溜則溜。

李紅亞聽秘書說李殿朝找自己,也沒問什麼事情,就趕緊找個藉口,從後門溜了出去,不給面見。

李殿朝就採取慣用的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硬是在傳達室連續等了四天。每天上午八點前準時到,下午六點按時走,中午吃點隨身帶的餅乾,不休息。

李殿朝與李紅亞玩起來心理戰。李殿朝是善於玩心理戰的專家級別人物。好像古時候兩軍對陣,李殿朝軍一方在陣前叫罵,李紅亞軍一方堅持不出陣迎敵,任爾叫罵。李殿朝堵住大門,逢人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李紅亞只得每天上下班從後門進出。從週一到週四,堅持了四天。週五,李殿朝仍然準時來到,李紅亞實在沒辦法了,終於答應見他。

聽說李紅亞終於肯接見自己,李殿朝頓時來了精神。他堅信,只要李紅亞願意見自己,事情十有九成能辦妥。他自信自己有這個把握。事實證明,他確實吃透了李紅亞,拿捏住了李紅亞的七寸。

李殿朝坐著輪椅,用手轉著輪椅輪子出了傳達室。因為大樓沒有電梯,李殿朝上不去,他便在樓梯口大喊“李紅亞,我上不去,你下來把老子推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