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客 作品

格薩爾的傳說7:收費養牛

尊稱她是:“溝邊姆姆。”

溝邊姆姆救了和取到許多次小牛小羊,她沒有私自留在自己的羊圈和牛棚裡,而是不辭辛苦地問東家、覓西家,直到找到有失牛羊的主人家,給人送去;

不論年齡高低,放牧的人們親切地叫她:“老婆婆。”

三個月了,臺貝達朗的投石本事安在身上。

他拆除了木樁,把鵝卵石背到母親帳篷後面,藏進羊毛堆;

尕擦拉毛又笑:“這個尕小子,鵝卵石還能孵化出小鳥嗎?你放羊毛堆裡幹啥呀?”

“您別管。我有用。”

一天,臺貝達朗用布口袋揣了一袋石子,去大溝的小木橋上相看;

走過去,走過來,木橋“茲鴨茲鴨”地直響…

不過雖然年頭久了,還挺結實,就是因為有的橋板舊了、糟朽了,總有過路的好人給換上新的,

以此常年不斷;

臺貝達朗看了,叫聲“好橋板!”

於是,中午也不回家,從馬背上取出毛氈,橫著放下橋那頭,把馬拴在林子,他自己在橋頭假寐;

一會兒,有兩個趕著牛過河的人到了,看有人攔路,說,“小夥子讓一讓,我們趕牛過河去?”

“要過河,需要交錢。”

“為啥?”

“我是塔乍王的後人,三叔超同達把木橋給我了,從此以後,這條小河、這座小木橋都是我的,所以,你們過橋要交錢。”

“混蛋!小崽子,信不信我把你扔進河水,讓你洗澡!”